文/图 南方农村报记者 段凤桂 南方日报记者 宋超
4月初,普宁市船埔镇黄沙村村民陆续收到了村干部送上门来的2016年度“农林补助款”(种粮补贴和生态林补贴),标准为每人20元。村干部的这一举动很快让这个不足2000人的偏僻小山村炸开了锅。因为这是该村村民近十年来第一次真正领到“传说”中的补贴款,同时他们还发现,以自己名义办理的补贴款发放存折,竟全部掌握在村干部手中。 南方农村报记者调查发现,黄沙村每年申请种粮补贴的面积为370亩,生态林面积6618亩。自2012年以来,每年种粮补贴的金额在3万元左右,生态林补偿款则在9万元上下浮动。这意味着,仅2012-2016这五年,该村可收到的两项补贴总额约60万元。然而,每个村民至今只领到20元,发放合计不足4万元,其余的则被村干部挪作他用。类似的情况在黄沙村周边的几个行政村也存在。 补贴专用存折全在村支书家 黄沙村位于大山深处,距离普宁市区约50公里,交通极不方便,村内青壮年基本外出务工,还有部分村民在临近的陆河县定居。 今年63岁的村民杨大富(化名)长期在家务农,家里有两亩多水田,但近十年来从未领过国家的种粮补贴。所以,本月初村干部送来人均20元的“2016年农林补助款”时,他感到十分意外。“陆河县的农民每户都有存折,用来发放种粮补助,但我们没有,以前问村干部也没讨到个说法。”他说,这次他一家16人,共领到320元。 同一时期,该村的其他村民也纷纷收到了人均20元的补贴款。“以前从来没发过,只听说每年买医疗保险时好像从补贴款中抵扣了一部分。”村民杨兵就说。 针对村民反映的问题,4月12日,记者找到黄沙村的村支书杨子英了解情况。在杨子英家中,他拿出了一大袋存折,一共76本,均是以本村村民的名义开的户。然而,对于这些存折,杨兵就等村民均表示从未见过,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办理的。 记者查看这些存折后发现,存折的开户日期均为2008年10月27日,并在2011年11月23日前后统一进行了换折,因此只能看到每个账户2011以来的补贴款发放情况。存折明细显示,2011至2016年,每个账户每年均有两至四次款项存入,日期不固定,但每笔款项存入时的备注均为“农补款”;取款则多在每年的11月份。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两三公里外的庵内村。记者在该村走访了十几户村民,他们均表示未办理过种粮补贴存折,也从未领到补贴款。同样,在庵内村村支书杨诗逢的家中,记者也见到了百余本以村民名义办理的存折,存折的开户日期和换折日期与黄沙村大体一致。 补贴被用于教育创强和医保 杨子英告诉记者,他是从2014年开始担任黄沙村的村支书,“这些存折都是上任村干部办理的”。据他介绍,每年财政发下来的种粮补贴和生态林补偿款全部打进那70多个账户,再由村委会派人到镇里的农信社统一取出来,“每天只能代取2名村民存折里的补贴款,每年到银行取款都要花近一个月时间,还要给去领款的人一天50元误工费。” 对于为什么要扣留农户的存折,杨子英和杨诗逢两人均表示,“存折要是给回村民,再去向村民收钱就很困难”。他们主要将补贴款用于抵扣村民的医疗保险费用和村小的教育创强开支。 根据杨子英提供的一份收支记录,2014和2015年黄沙村的收入主要为两部分:政府下拨的农林补助款19万多元;村民给教育创强的捐款9万多元,合计近29万元。支出情况也分为两部分:村小教育创强一共支出18.5万元;为村民支付2015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用20元/人(当年的缴费标准是60元/人,村民需再交40元/人)和2016年度的医保费用40元/人(2016年度医保缴纳标准提高到120元,村民需再交80元/人),两年合计支出约10.4万元。“刚好收支相抵。”杨子英称。 然而,记者从船埠镇政府拿到的相关数据显示:黄沙村2014年种粮补贴和生态林补偿款分别为32930元、94282元,2015年为28120元、96767元。两年合计25.2万元,并非杨子英所说的“19万多”。 对此,杨子英解释称,每年的生态林补偿款中,30%(约2.8万)属于村集体,作为村管理费。至于将本应发放到村民手中的惠农资金用于教育创强和抵扣医保费用,杨子英坦承,这么做并未取得村民同意。 事实上,对于种粮补贴等惠农资金的的发放,从国家到地方早有明文规定,不准以补贴抵扣任何款项、不准截留挤占和挪用补贴资金、不准村(组)集体和村(组)干部代领补贴。 2014年之前补贴款去向不明 2016年度,政府下发到黄沙村的“地力补贴”(即以前的种粮补贴)为30163元,生态林补贴为99270元,合计近13万元。但黄沙村只按照人均20元的标准发放给村民,剩余的近10万资金如何处置?杨子英表示,将全部用于垃圾处理方面的开支。 据悉,黄沙村为此专门开过两次村民代表会议。杨子英提供的会议记录显示,2016年12月25日和2017年3月22日黄沙村分别召开了村民代表会议。第一次共有19人参会,讨论的议题是“黄沙村每年收垃圾的费用需要3.1万多,先用上级拨付的生态林款项解决,如果上级环保部门有拨款,再将款项补回”;第二次共有17人参会,决议内容为“农林补助款的问题,黄沙村村民每人发放20元,其余部分作为回收垃圾费用安排”。 “这些钱本来应该发到村民手中,光村民代表开会就可以决定了吗?”有人质疑道。而更让村民难以释怀的是,2014年之前多年的补贴资金账目不清,去向不明。 据普宁市林业局生态林中心一位郑姓负责人介绍,普宁从2005年开始下拨生态林补偿款,以前标准很低,慢慢涨到了2016年的15元一亩。2010年至2012年林权改革后,生态林全部归集体所有,但其中70%的补偿款要求均分到农户手中,每年的补偿款都直接打到了农户的“一卡通”。 记者从船埔镇政府了解到,2012年,黄沙村的种粮补贴金额为32930元,生态公益林财政拨款89343元;2013年这两项分别为34780元和93042元。至于2012年之前每年的种粮补贴拨款金额以及生态林补偿款的具体数据,连当地政府也无法提供。 对于惠农资金被村干部挪作他用的情况,船埔镇一位黄姓副镇长表示,将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核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补贴要严格按规定发放,镇里多次强调过的。”黄副镇长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