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远合作社基地当季的绿叶菜。
南方农村报记者 柳佳柱
时下流行的土地流转,让不少人踏上规模种植的路子。越来越多种植户、合作社利用流转过来的土地搞起蔬菜大棚,提供从种到配送的一站式服务。
在上海浦远蔬菜园艺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浦远合作社),一车又一车新鲜绿叶菜从这里运出,抵达上海一些高校、企事业单位食堂等。近年来,浦远合作社平均每天销售蔬菜20吨。
规模种植定位准
上海市年消费蔬菜量在620万吨左右,上海市场本地产蔬菜约占市场份额的四成,其中本地产的绿叶菜更是占到八成。
“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绿叶菜作为上海市民一年四季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角,首先需要具备的特质就是要新鲜安全。而在长时间运输过程中,绿叶菜往往容易萎蔫,口感及营养品质下降。加之上海市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力度之大,本地产的绿叶菜在运输成本、品质等方面无疑具备了较强的竞争优势。
“我们合作社主要以种植绿叶蔬菜为主,如青菜、生菜、茼蒿、菠菜、芥菜等。”浦远合作社黄桥种植基地的负责人冯均辉以前从事印刷行业管理工作,在2010年6月浦远合作社创立之初便跨界加入,负责基地的运营管理,并拉了一个40-50人的生产部队开始种植蔬菜。
他告诉记者,浦远合作社刚开始也种辣椒、茄子、番茄,但大规模种植的情况下易受市场波动影响,与外地来的同类蔬菜相比没有太大优势。冯均辉说,经过市场分析,2012年,合作社开始转型种植叶菜,当时325亩地的菜地就有300亩是绿叶菜。
同时,浦远合作社通过“蔬菜配送+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以基地配送带动周边销售,逐步实现了生产经营的专业化和规模化,整体运营水平也逐渐提升。目前,每天蔬菜供应量超20吨。“仅仅供应给巴比馒头,每天送货量就接近10吨。”2012年底,浦远合作社获“上海市蔬菜标准园”称号,2013年,被评为“国家农业部蔬菜标准园”。
分工精细效率高
市场目标找准了,如何生产符合目标市场需求的产品?
好的蔬菜产品离不开适宜的品种。由于上海季节区分明显,气候多样,一亩地一年种植5-6茬,一般需要4个以上品种,而适宜的品种并不容易找。“合作社种植的品种主要是通过农业部门、科研院所推荐,我们自己也会寻找一些。”冯均辉表示,在找到品种后,需要进一步试种,再从中选出适合基地种植同时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良品种。
品种选好后,要抓好生产。
为了实现精准化管理,浦远合作社在田间管理上实行小组制,10人左右一组,专门负责相对应的种植区域。配送中心根据与客户签订的配送合同,将蔬菜品种与供货量具体到每天分配给各个生产小组。生产小组组长主抓管理,各小组的生产人员只需将精力集中在种植方面,产品均由配送中心负责销售,大家职责清晰。
由于单一品类的种植技术易掌握,生产人员容易成为行家里手,基地蔬菜的种植水平有较高的保障。同时,浦远合作社还定期邀请市、区蔬菜技术部门,在基地举办各类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推进肥水一体化普及,推广“四诱一网”等绿色防控技术,组建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队伍等,积极探索蔬菜园艺场废弃物循环利用全程机械化,大大保障了绿色生产,提升了工作效率。
种植生产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基地规模也越来越大。浦远合作社发展到现在,已拥有1家配送中心,1500亩种植基地。
品质保证不愁销
保证提供绿色、健康、高品质的蔬菜,是浦远合作社发展的关键。冯均辉介绍,合作社设有产品检测中心,每天会对每批上市的蔬菜进行快速定性检测,做到“不检测不上市,不合格不上市,不承诺不上市”。
规模化生产,加上品质的保证,浦远合作社所生产的蔬菜不愁销路。目前,合作社蔬菜年上市量近1万吨,年配送量2.5万吨,年产值超5000万元。
冯均辉告诉记者,浦远合作社主要的合作客户有高校及企事业单位、饭店,在政府部门的牵头下,还与巴比馒头达成了合作。现在基本上能实现产销对接,蔬菜销售价格主要按市场行情定价,自然也存在市场风险,价格波动有时较为明显。“但就算行情差,我们也会与合作的种植户进行保底价收购,保障他们的收益。”
经过9年的砥砺前行,“浦远”这一绿色蔬菜品牌在上海已盛名在外。但和当前中国农业共同面对的难题一样,浦远合作社也面临着一线工人普遍年纪偏大的问题。
怎么解决人工问题?冯均辉透露,近期浦远合作社将升级合作社加工储存及切配中心,实现蔬菜日吞吐量达40多吨,通过智能化、机械化水平等方面的提升,不断提升人工效率,发展净菜产业,提高经济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