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钾肥之王”,2018年销售收入接近180亿元人民币的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盐湖股份”),被一笔不足500万元的欠款拖到了破产重整的边缘。8月16日,盐湖股份一纸公告震惊市场,债权人泰山实业以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向法院申请对其进行重整。
目前债权人对盐湖股份申请破产重整能否被法院受理,公司是否进入重整程序尚具有重大不确定性。但在这一公告下,盐湖股份资金链的紧绷程度一览无余,引发行业强烈关注。
对此,盐湖股份董事会秘书李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司目前还在等待法院的裁定,如果可以进入重整程序,将由管理人出具重整计划。
曾连续盈利20年
公告显示,发生破产重整申请的“导火索”是盐湖股份与泰山实业一笔不足500万元的欠款。与之相对的是,盐湖股份2018年销售收入接近180亿元。
“巨无霸”被一笔不足500万元的欠款难倒,面临的困难局面可见一斑。“这么好的公司,这两年业绩连续巨亏,竟然走到了退市边缘。”一位长期跟踪盐湖股份的资深投资人士表示痛心。“独一无二的核心资源优势,巨大刚性的国内产品需求,如此好的基本面,在国内的上市公司里并不多见。”
盐湖股份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青海钾肥厂,这是新中国第一家钾肥生产企业,堪称“共和国钾肥长子”。能够扛起长子的重担,得益于公司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盐湖股份的钾肥生产主要依托察尔汗盐湖的钾盐资源,氯化钾探明储量达5.4亿吨,占全国已探明资源储量的50%以上。
盐湖股份董事长王兴富在去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建厂至今,盐湖股份累计生产钾肥超过4000万吨,带动我国钾肥自给率从过去不足20%提升到了60%,也成为我国每年进口钾肥大合同守住“价格洼地”的坚实后盾。公司钾肥业务被称为我国支农肥的“压舱石”当之无愧。
1997年8月,盐湖股份登陆深交所主板市场,凭借主要产品钾肥连续20年保持业绩增长态势。
两大业绩“黑洞”持续拖累
根据财务数据,盐湖股份近年来利润率大幅下降。据悉,盐湖股份近年来确立了“走出钾、抓住镁、发展锂、整合碱、优化氯”的战略布局,打造生态“镁锂钾园”。尽管钾肥和碳酸锂业务成绩骄人,难以掩盖化工项目以及金属镁一体化项目对其业绩的侵蚀。
细看察尔汗盐湖的资源特性,发展化工项目和金属镁一体化项目有一定的合理性。察尔汗盐湖属于高镁锂比盐湖,数据显示,察尔汗盐湖具备40亿吨氯化镁、1204万吨氯化锂的核心储量,镁锂比超过300,提锂同时会产生大量镁资源。
但由于种种原因,前述两项目迟迟无法满产,导致财务费用和资产减值计提急剧侵蚀盐湖股份的利润。2017年公司亏损41.59亿元,2018年亏损34.47亿元。
时间所剩不多
盐湖股份此前曾表示,其在2019年实现扭亏的措施包括剥离非主业资产,提升钾肥、锂业的产量和质量,加速实现镁业的达产达标等。
为了减亏,2019年初公司便开始多次挂牌出售所拥有的车辆。从5月份开始,则频繁挂牌出售子公司拥有的诸多房产项目。在努力之后,盐湖股份相比上年同期减亏,但目前的经营困境仍未得到根本性扭转。今年上半年,盐湖股份预计亏损额为4.2亿元-5.5亿元。
盐湖股份在公告中表示,如果公司顺利实施重整并执行完毕重整计划,将有利于优化公司资产负债结构,提升公司的持续经营及盈利能力。若重整失败、公司宣告破产,公司股票将面临被终止上市的风险。 □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