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干部肯带头吃亏,群众才有好日子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5年03月11日
版次:
02
3月7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开放团组会议上,74岁的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李连成,以一口浓酽的濮阳口音,带着黄河滩农民的坦率与真实,在不到8分钟的发言里,3次赢得全场热烈掌声。他的故事,再次让“干部要带头吃亏”这句话,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熠熠生辉的指引。(3月8日中国新闻网)
“吃亏”二字,看似简单,实则蕴含深意。在传统文化中,“吃亏是福”的智慧早已深入人心,它彰显的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而在乡村振兴的语境下,干部带头吃亏,更是一种责任担当,一种为了集体利益、长远利益而甘愿牺牲个人利益的崇高情怀。
干部带头吃亏,是凝聚人心的粘合剂。乡村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群众对干部的评价往往基于其实际行动。当干部愿意放下个人私利,全心全意为群众谋福祉时,这种无私的精神就像一面旗帜,能够凝聚起群众的力量,形成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李连成主动让出好宅基地、赠送蔬菜大棚、自掏腰包支援贫困户的行为,正是对这种精神的生动诠释。他的行动让群众看到了希望,感受到了温暖,也激发了他们参与乡村建设的热情。
干部带头吃亏,是敢闯敢试的勇气源泉。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充满了未知和挑战,需要有人敢于先行先试,勇于担当风险。干部作为领路人,如果畏缩不前、怕吃亏怕担责,那么乡村的发展就会陷入停滞。而像李连成这样的干部,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群众树立了榜样,让群众看到了即使失败也有人愿意与他们共担后果,从而激发了群众的创新精神和进取意识。
干部带头吃亏,还是清正廉洁的形象塑造者。在乡村治理中,干部的廉洁自律是赢得群众信任的关键。李连成坚持不喝村里的一盅酒、不乱花村里的一分钱,这种清正廉洁的风气不仅提升了基层党组织在群众心中的威望,也为乡村治理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干部带头吃亏,并非一时的冲动或作秀,而是基于对乡村振兴事业的深厚情感和坚定信念。它要求干部们要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使命感,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勇于担当的勇气。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干部带头吃亏并不是无原则地退让和牺牲,而是在坚持原则、维护集体利益的基础上的合理让渡和积极奉献。
为了让这种吃亏精神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激励机制和保障体系,让那些在乡村振兴中带头吃亏、作出突出贡献的干部得到应有的表彰和奖励。同时,还需要通过教育培训、树立榜样等方式,培养更多愿意吃亏、敢于吃亏的干部,让他们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干部要带头吃亏”,这是一句朴实无华的话语,却蕴含着乡村振兴的深刻哲理和智慧。期待更多干部能够践行这种吃亏精神,以无私的奉献和坚定的信念,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走出一条富裕、和谐、美丽的乡村振兴之路。
(作者:赵家明,媒体人)
上一篇:
下一篇:
“扩招”
上一篇:
下一篇:
“扩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