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县中振兴靠什么?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5年03月11日
版次:
02
| 农讲所 |
3月5日,在首场“部长通道”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表示,今年,我国将推出“县中振兴行动计划”,把县中作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点突破点。具体来看,要优化布局、师资配备,吸引和培养优秀教师到县中,使县中更好服务乡村学生。
近年来,县中振兴的话题一直备受关注。目前县中数量占了全国普通高中总量的一半以上,有近60%的普通高中学生在县中就读。县中对带动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具有带动作用,直接关系县域学子成长成才的问题,寄托着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村学生接受更好教育的美好期盼。但过去一段时间,由于优质生源和优秀师资流失等问题,县中“失血”严重,县中发展面临一些困境。
县中办不好,流失的不仅是学生,还有学生背后的家庭。而一旦失去人口的支撑,县域经济的发展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振兴县中势在必行。2021年,教育部等九部门曾印发《“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从生源保障、教师队伍建设、托管帮扶、标准化建设等方面,为“重振县中”给出了一揽子的顶层设计。在此基础上,继续推出“县中振兴行动计划”,把县中作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点突破点,凸显了对县中功能作用的高度重视,反映了振兴县中的决心。
振兴县中,首先是要打破高中教育资源的“虹吸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政绩观,从整个区域教育优质均衡的角度出发,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严格规范跨区域招生,扭转县中生源流失现象,遏制“超级高中”“无序扩张”,县中的振兴发展才有保障。
师资队伍建设是县中振兴的关键所在。当下,名校硕博生到基础教育任教的情况越来越普遍,但大多数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县中吸引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显然不足,不仅如此,还面临优秀教师流失的问题。“严禁恶意抢挖县中优秀校长和教师”“严禁发达地区、城区学校到薄弱地区、县中抢挖优秀校长和教师”等政策只能治标,留人不能仅靠禁令,还要靠待遇、靠事业、靠发展机遇。
办学质量,始终是县中发展的生命线。在新高考背景下,推进高中育人转型背景下,吸引优秀教师,对于提高县中办学质量而言更为重要。县中振兴对地方政府真正落实优先发展教育战略提出了具体要求,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一方面改善县中办学环境,另一方面提高教师收入待遇,从而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留在县中,形成教师队伍强、办学质量优的局面,提振公众对县中的信心,形成良性发展的办学生态。
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优化资源配置,营造良好教育生态,强化教育队伍建设,县中就有望走出困境,走向振兴,为县域学子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成为推动县域教育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坚实力量。
□卓如
上一篇:
农民工变新型产业工人,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下一篇:
上一篇:
农民工变新型产业工人,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