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6版:医药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中医防治手足口病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08年06月28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作者:


  手足口病是一种好发于小儿的肠道病毒感染,临床以口腔、手、足部等部位发生疱疹,故名手足口病。每年均有发病,传染性较强,有周期性流行的特点,但以今年的传播速度快,病情变化大,甚至引起多例患儿死亡,疫情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手足口病属于中医温病学说所称的“风温”,因起居不慎,寒暖失调,外邪入侵为病,风温多变,夹热夹湿,总体来说,治则应为扶正、清热、解毒、化湿。佛山市中医院皮肤科罗文峰副主任医师介绍,手足口病采取中医药措施防治效果非常好,手段多种多样,但应根据个人的体质辩证防治,而不是一刀切。针对市民体质的不同情况,他提供了如下防治方案:
  1、对于一些身健力壮,体质较好,但容易上火的中青年人群,可以喝一些清开灵口服液、板兰根冲剂、抗病毒口服液等清热解毒的中成药进行防治;也可以金银花15克、野菊花12克、茵陈12克、生薏仁20克、大青叶20克(即板蓝根的叶子)、甘草5克等放入水中,煮开后20分钟倒出,以茶代水饮用3-5天。如果出现头晕、呕吐、腹泻等不适症状,则要停止饮用。
  2、对于小儿、年老体弱或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则不宜经常饮用败火祛湿的凉茶,以免攻伐脾胃,损伤正气,可以饮用西洋参茶预防手足口病。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西洋参有益气、固表、清热的功效,经常饮用西洋参茶可扶助正气,犹如在体内立起一面屏风,可抵御风邪入侵,从而提高抗感染能力。
  3、手足口病患者常因口腔内长出疱疹和溃疡而没有食欲,进食引起痛苦,导致营养不足影响康复。可用薏仁煲粥或薏仁煲瘦肉汤给患者喝,薏仁有健脾祛湿和抗病毒的作用;此外,中医认为,口内长疮是心火上炎的表现,可用灯心草、藿香、防风、淡竹叶、麦芽煎水饮用,可清心火,益胃气。
  罗文峰副主任医师提醒,患上手足口病后,一定要注意密切观察病情,因病毒变异的关系,今年的手足口病病情变化非常快,有的一天之内活泼的患儿可发展到病危甚至死亡,如果发现患儿症状明显加重,或精神不振,应立刻送院治疗。         □禤影妍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闻信息中心制作 --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154
未经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闻信息中心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