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15版:福利/福彩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审计署发布抗震救灾资金物资审计公告
部分物资劣质 个别官员违纪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08年06月28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作者:


  本报讯 6月24日,国家审计署发布《关于汶川地震抗震救灾资金物资审计情况公告(第2号)》,介绍了对截至6月12日的救灾款物审计情况,披露了审计中发现的问题。
  《公告》指出各级财政安排的救灾款物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管理不够规范、政策不够完善、执行不完全到位等。”具体表现为:
  部分乡镇尚未完全落实“每天一斤粮、十元钱”的救助政策;
  个别地方在国家统一规定的地震遇难者抚慰金之外,又发放了地方抚慰金,且各地标准不统一,易引起相互攀比、产生矛盾;
  个别地方多领财政补助;
  一些政府部门、财政拨款单位使用本部门、本单位经费等给灾区的援助款,被统计到社会捐赠资金范围,造成救灾款物统计上的不规范。 
  《公告》还指出,在捐赠款物审计中,发现一些地方和部门在捐赠款物筹集、管理、分配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规范问题,个别人员涉嫌违纪违规。具体表现如下:
  有些地方在抗震救灾初期对捐赠款物的管理等工作不够规范;
  非地震灾区接受社会捐赠资金上缴有关中央部门和单位统筹安排或拨付灾区不够及时,结存量大;
  一些捐赠物资与灾区实际需求脱节;
  随着抗震救灾工作由抢险向灾后安置过渡,部分捐赠物资出现了结构性“过剩”与短缺并存的现象;
  少数捐赠物资存在质量问题;
  有些捐赠款物管理不规范;
  个别部门接受的非定向捐赠资金未纳入专户管理,有的直接拨付到在灾区的本系统单位用于救灾工作;
  审计发现河南省安阳县工商联主要负责人在办理向灾区捐款过程中涉嫌以权谋私等8个违法违规问题。
  《公告》介绍了对出现问题的处理情况,提出了整改意见。在结尾处提出,“随着抗震救灾的中心工作逐渐转到灾后恢复重建,审计署将进一步调整和突出审计重点,及时对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的筹集、拨付、分配、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审计”。     (中慈)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闻信息中心制作 --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154
未经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闻信息中心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