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尾号1623读者问:请问甘薯如何治理沙虫与发瘟病? 答:关于甘薯沙虫防治如下:(1)农业防治:建立无病留种田,严格选用种薯、种苗。夏薯要从苗圃采苗或从春薯地剪蔓头栽植在无病地里留作下年作种用;消灭虫源,清除病薯块,病苗和病株残体,集中晒干烧掉或煮熟作饲料;实行水旱轮作或旱地轮作2年以上,避免与茄科作物轮作。(2)药剂防治:发病区用40%辛硫磷1000-1500倍液,在定植秧苗时每穴浇0.50公斤;也可用5%丁硫毒死蜱颗粒剂,每亩用1-1.5公斤,在栽植时穴施,然后浇水。轻病区40%辛硫磷150-200倍液,在栽植前,将秧苗基部浸蘸30分钟,防治效果很好。 薯瘟病(发瘟病)是对甘薯有严重影响的检疫性细菌病害,它的病菌从植株伤口或根尖侵入。苗期发病后,幼苗高度15厘米、下部1-3片叶时开始萎蔫,茎基部变成黄褐色,茎易脱皮,上部叶片逐渐青枯垂萎。-纵剖病薯,可见维管束变色呈褐色条纹;横剖检视,则现黄褐色小点。病薯味苦,闻之有刺鼻辛辣味,不易煮熟。随着病情的发展,病薯终致腐烂。早期发病造成不能结薯,中期发病结薯少,并使薯块全部带病菌。发病薯块表皮有黄褐色的斑点,易脱皮且煮不烂。病菌在土壤酸碱度pH6-6.5,温度27-35℃,相对湿度80%条件下蔓延最快。 薯瘟病对甘薯的产量和品质均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其防治措施包括:(1)加强检疫严格控制病区种苗、种薯外调。(2)因地制宜选用抗病高产良种,建立无病留种田,繁育无病种苗。(3)实行水旱轮作或旱地轮作2年以上,避免与茄科作物轮作。(4)加强栽培管理收获时彻底收集病残体烧毁;勿用病藤、病薯作牲畜饲料或堆沤土杂肥;收获后及时翻耕晒土,并尽可能引水浸田一段较长时间;配方施肥,增施磷钾肥;整治排灌系统,实现排灌分家,切勿浸灌和串灌,以防止水流传病;及时拔除初发中心病株,带出田外烧毁,病穴撒施石灰。必要时淋施高锰酸钾600倍液;细宝(20%叶枯唑)800倍液;30%氧氯化铜或77%可杀得600-800倍液。发病严重时开隔离沟封锁病中心。 手机尾号9144读者问:为什么长豆角一到下雨天就会出现黑色水点,应该如何防治? 答:这是豆角疫病的症状。在高温多雨季节,特别是在暴风雨后突然转晴的时候,豆角疫病容易发生。主要为害茎、叶及荚果,多发生在茎节部或节附近,尤以近地面处居多。病部初时呈水渍状,后环绕茎部湿腐缢缩,病部以上叶蔓枯死。湿度大时,皮层腐烂,表面产生白霉。叶片染病初呈暗绿色水渍状斑,后扩大为圆形淡褐色斑,表面生白霉。荚果被害病部亦生白霉,腐烂。 防治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采用高畦深沟,合理密植,使其通风透光,注意雨后及时排水;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及时喷药保护,可选用可依(25%甲霜灵霜脲氰)600-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可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本期特邀专家 惠州中迅集团技术员 钱普贵 ■有农作物生产问题,请发短信至15914320059(李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