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带千兵,不带一夫。” 河北青县老村支书郭光喜,在私下场合与四川省委党校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大鹏交流时说:“宁带千兵,不带一夫。”夫,指的是农民。按照彭大鹏的解释,这位“农民领导”之所以不愿意带领农夫做事,是因为他认为农民没有组织性,是“散沙一片”。 这句话令彭大鹏联想起,在5·12汶川大地震之后,自己到四川什邡灾区调研,发现不少村子坐等政府来推动灾后重建。他忍不住问一位农民:“为什么你们自己不能行动起来搞重建?”对方回答:“我们也想,但我们是‘散沙一片’啊。” 彭大鹏认为,改变“散沙一片”状况的最直接办法,就是让农民组织起来。而由于部分村委会已经沦为乡镇政府的施政工具,因此农民的组织化必须在此之外另辟蹊径。目前,他正在四川邛崃开展相关社会实验。新型农民自治组织——新村发展议事会,则是他所推动的创新治理模式的主要载体。 “这哪是一个村干部能说出来的话?” 按照论坛议程,南农实验基地——蕉岭县广福镇广育村村委会主任黄坤荣将作为村干部代表发言。从来没有见过如此众多领导、学者云集一堂的他,将起草发言稿的任务委托给了来自华中师范大学的南农实验志愿者们。而几天之后,当一份由博士、硕士们精心打造出来的发言稿摆在他面前时,黄坤荣竟然“发了脾气”。 “写得太深奥了,这哪是一个村干部能说出来的话?”于是,他决定亲自重新草拟发言稿。 11月7日下午,当这位一年多前面对县纪委书记还不敢张嘴的村主任黄坤荣,在数十人面前流畅、自如地完成自己的发言时,本届论坛最为热烈的一次掌声也随之而起。 按照徐勇教授的说法,南农实验的重要内容就是着眼于提升村民的表达能力,而黄坤荣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工作成果。 农民如何搞慈善 蕉岭县广福镇广育村村民黄增辉最近想成立一个村民之间的互助基金,但他遇到了很多困难和疑问。在论坛的自由提问环节,黄增辉有幸获得了与顶级三农专家及本地官员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黄增辉说:“我想成立村民爱心互助社,主要用于救助村中和周边地区的一些特困户。这个机构正在酝酿之中,一旦村中的意见统一,就想到上级部门审批,请问还需要履行什么手续?这个村民之间的爱心互助社要健康长久发展,有什么方法?” 徐勇说:“我觉得这是村民自治很值得肯定的事情。自治就是把很多政府管不了、管不好、也不需要政府管的事,由村民自己管。你做的慈善事业可以弥补政府的不足。” 卢尧生说:“我国成立民间组织是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必须要合法。另外,国家现在救助的机构很多,我不清楚你的这个机构是怎么弥补政府的不足。” 在黄增辉看来,政府对农民特别是贫困农民提供的救济渠道还远远不够,这正是他想搞爱心互助社的原因。 信访局是百姓的看门狗 “在纽约,信访局长的威信特别高,因为他是人民选举的。他下面有40多个人,有3个办公室,他们就是老百姓的看门狗,是老百姓选出来专门监督政府的。他们整天搜集的是老百姓的抱怨、建议、投诉。”中共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高新军,是中美比较政治研究领域的资深学者。在论坛中,他向与会者介绍了曾与他亲密接触的美国信访制度。美国信访部门独立于政府之外并可以对政府进行监督,其所表现出的强势地位,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本报记者 付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