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揭育聪)“既有传统博优品种的高产特性,又有现代秋优组合的米质,晚造试种博Ⅲ优273这个优质水稻品种,非常适合阳春地区农民种植。”在近日阳春市举办的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示范观摩会上,该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黄大炬副主任说。据悉,该品种今年晚造在广东中北稻区示范试种,农民反映良好,田间种植尚未发生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全群抗性频率高达94.9%,是一个高抗稻瘟病的优良水稻品种。 阳春是广东水稻主产区,年播种面积70万亩以上。由于地处高寒山区,高温高湿雾多,水稻病虫害多见发生,近几年相对较重。为此,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一直在引进试种新品种,尤其是杂交水稻高抗稻瘟病的组合。阳春市农业局李志慧科长在会上介绍,针对生产上出现的传统博优系列品种米质相对较差的局限性,阳春要加快引进水稻试种示范速度,逐步找出适应性更好的取代品种,满足农民实施“菜-稻-菜”模式的生产和市场的需求。 “相比其他博优系列和秋优组合品种,在同样的肥水管理条件下,博Ⅲ优273要明显增产15%左右。”阳春市陂面镇坡心寨村种户刘荣焕对记者说,从田间试种生长的情况看,该品种表现较强的抗稻瘟病性。往年这里一带稻田都有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害,包括穗叶瘟、纹枯病和白叶枯等。“要是博Ⅲ优273这样高产抗病的品种,早几年引进种植就好了,起码每亩增加稻谷75公斤”。 据了解,博Ⅲ优273是广东粤良种业有限公司从广西博白农科所最新引进的感光籼型优质杂交水稻品种,全生育期115-123天,与博优998熟期相当,株型紧奏株高适中,分蘖力中强,叶色浓绿,耐寒性强,后期熟色一致,青枝腊秆,剑叶直立,抗倒伏,穗大粒多,结实率90%左右。大田生产主要农艺性状表现:株高约110厘米,穗长24.4厘米,千粒重24克。整精米率69.5%,长宽比2.8,直链淀粉含量15.4%。经国家稻米检测中心检测鉴定,米质鉴定为国标省标3级,食味品质分82,比目前生产上公认的优质品种秋优1025高2分,饭味软香,口感极佳,适宜广东粤北以外稻作区种植,尤其适宜米质食味均要求较高的珠三角地区。 该品种2004年晚稻参加广西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7.6公斤,比对照博优桂99增产3.4%,2007年晚稻大面积连片试种,平均亩产508.5公斤,比对照博优桂99增产3.8%;2008年玉林市千亩连片生产示范,平均亩产568.9公斤,最高单产达618公斤,结实率高达92.1%,今年晚造在高州、龙川、东源、怀集、四会等地引进试种,表现高产稳产,一般亩产550-600公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