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南方农村报记者 王伟正
“没有‘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我们也不会建文化室,但没想到村民的钱落实了,奖补的钱却迟迟拨不下来。”9月21日,佛冈县高岗镇宝山村钟屋自然村村民谈起已经停工4个月的村文化室工程时,对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感到“既爱又恨”。 政策激励村民筹资 钟屋村村民钟小斌(化名)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1800多人的钟屋村一直缺少集体文化活动场所,早在2008年,村里就有人提议利用一块集体闲置土地建设文化活动室,“当时村里也成立了建设领导小组,但因为资金短缺,建设文化室的计划一直被搁置。” 2011年,钟屋村一名村民参加县人大会议,回村后向村民“报喜”,说现在村里搞公益事业建设可以获得财政奖补资金。听到这一消息后,钟屋村村干部很快统一了意见,认为村里应借这股东风,把文化室建起来。这一建议获得了村民代表的一致赞同。很快,一个由13人组成的“钟屋村文化室建设领导小组”宣告成立。作为领导小组成员的钟小斌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村文化室规划占地面积350平方米左右,打算建两层,首层为老人活动中心,二楼为文化室,项目预算为80万元左右,“计划村里筹资50多万元,财政奖补资金20多万元。” 找相关单位设计图纸、找建筑商签订承包合同、村民首期筹集30万元资金……钟屋村文化室建设开始紧锣密鼓地进行。工程于2011年11月25日开工建设,第一层的主体工程今年3月基本建成。在第二期20万元自筹资金到位之后,今年4月,钟屋村文化室第二层工程开始建设,并在5月完成主体工程。而此时,钟屋村再也无法筹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文化室建设中,财政奖补资金却迟迟未能下拨,工程被迫停工。 钟小斌表示,按计划,文化室工程应该在今年7月底前竣工并交付使用。 工程招标费用不菲 钟小斌表示,要拿到“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在申请程序上要过好多门槛,“哪个门槛过不去,钱就发不下来。”他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钟屋村建设文化室,得到了宝山村委会和高岗镇政府的支持,“我们也不清楚要怎么申请,反正要填很多表格,填了一次又一次,交上去都被告知不符合要求。”最后,高岗镇干部把钟小斌等人叫到镇政府,由专人指导钟屋村干部填写《广东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申报审批表》等资料。钟小斌说,他在镇政府呆了好几天才填好申请材料,然后逐级上报,“之后就一直期盼财政奖补资金早日到位。” 高岗镇政府农办负责人9月21日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2011年9月30日,佛冈县和高岗镇分别召开“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会议,“10月中旬,我们就接到了钟屋村申请财政奖补建设文化室的材料,村民积极性非常高。”他说,按照有关规定,预算超过50万元的工程必须进行招投标,钟屋村文化室工程预算是80万元,“但那时我们刚接触‘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对政策不太熟悉,将申请材料报上去之后,才被告知工程必须经过招投标才能获得财政奖补。” 钟小斌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在得知工程需要进行招投标才能获得奖补资金的消息后,他们曾到相关机构进行咨询,被告知要补办招投标等手续大约需要12万元费用。“此前勘察设计已经花了1万多元,为获得20多万元的财政奖补又要花十几万,村中有人觉得不划算。”他说。 南方农村报记者9月21日从佛冈县科技农业局农贸股了解到,按照钟屋村文化室工程申报材料中提出的预算资金,目前该工程已经获得了26.67万元的财政奖补资金,由于项目没按规定进行招投标,奖补资金一直放在财政账户上无法下拨。 程序卡壳不止一例 高岗镇农办负责人表示,去年全镇有10个项目获得“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其中6个项目已经完工,获得了共计25万元奖补资金,“今年奖补项目将增加到25个。”他同时表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审核程序相对复杂,让部分想申请的村有些退缩,“按照规定,奖补项目需要由专业机构出具监理合同、工程设计图纸、工程预算书等资料,但有正规资质的专业机构对村级公益工程这类小项目一般兴趣不大,村里办理这些手续也需要花不少的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村民的负担。” 宝山村委会干部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有些小项目只能获得一两万元的财政奖补,但因嫌程序繁琐,有人干脆就不想申请了。” 在佛冈县科技农业局农贸股工作人员的办公桌上,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申请材料堆得像小山。据了解,一个“一事一议”项目要获得财政奖补,需要办齐包括工程预算书、工程预算审核书、工程图纸设计、监理合同、项目竣工验收报告等25种材料,装订成册有近百页。准备这些材料,申请人需要花费一笔不小的费用,以一个总投资459万元的项目为例,监理费10万元,设计费24万元,招标代理费11万元,三项合计45万元。 佛冈县科技农业局农贸股负责人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虽然有些镇村干部觉得“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手续太繁琐,但只有严格按照规定办事,拨款才拨得清清楚楚,用钱也用得安安心心,防止有人套取国家资金。 去年,佛冈县有120个项目获得“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下拨资金600多万元,今年实际到位奖补资金将增加到1800多万元。在该县,因手续不完备导致奖补资金无法下拨的项目不仅有钟屋村文化室工程,某村总投资180万元建设村道,也因为没有进行招投标等导致资金无法下拨。 “也有些村虽然申请到了财政奖补,但由于自筹资金难以落实,奖补资金也无法下拨。”佛冈县科技农业局农贸股工作人员说,各级财政可以考虑适当提高奖补的比例,减轻村庄自筹的压力,保障一些经济欠发达的村更好享受这项政策,“一些村庄把财政奖补的钱纳入工程预算,但目前奖补资金只有待工程竣工验收后才下拨,有些工程便卡在了这个时间差上;但如果事前下拨部分奖补资金,也可能出现有些村庄拿了钱不将其真正用在工程上的情况,主管部门的工作也会陷入被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