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9版:畜牧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鸽用维生素要专业化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12年09月27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作者:孙亮


  南方农村报讯 (记者孙亮)“维生素A用多了,禽类会掉毛,就像我的头一样。”9月25日,在珠海外伶仃岛召开的广东省肉鸽行业发展高层研讨会上,罗固舒营养产品部于东鑫博士形象的比喻逗乐了台下的50多名听众。作为最近才被农业部列为四大家禽的鸽子,养鸽界并未对其营养形成统一的认识,维生素等营养的使用还存在众多缺陷。
  过去,一对种鸽哺育一对乳鸽,现在随着养鸽业产业化的发展,一对种鸽甚至要哺育6只以上的乳鸽,对营养上的需求远高于以前。目前,虽然鸽子也有专门的饲料,但饲料仅是为了满足其基本生长、繁殖所需,养鸽界专门的功能型添加剂还属于“凤毛麟角”。而维生素类作为肉鸽营养最重要的物质之一,目前在认识和使用上还有不少误区。
  肇庆市贝来得经济发展有限公司目前拥有存栏数万对种鸽的鸽场,公司老板梁光谊指出,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作为在养鸽过程中“四两拨千斤”的关键营养物质,往往被许多养鸽人所忽视。
  “饲料中的维生素仅仅能够满足种鸽基本的营养需求,许多养鸽老板认为单单依靠鸽饲料中的营养物质是不够的。”于东鑫表示,限于成本的压力等,目前企业提供的鸽饲料中维生素的含量大都只能满足最低的需求量,即便如此,由于维生素类物质是极不稳定的物质,伴随着运输、储存等过程,会出现相当程度的分解。“比如维生素A,在有光照的条件下,每天会降低0.5%的效价,普通维生素C,常温储存6个月后,效价会只剩下44%左右。”最终鸽子食用的饲料中维生素的含量往往还达不到最低需求量。
  “许多养殖户喜欢使用市场上既可以拌料又可以饮水的维生素产品,看起来很方便,实际这是不科学的。”于东鑫解释,维生素A、D、E、K这四种都是脂溶性的,需要经过分子技术处理成细微的颗粒才能使其溶水。而这种细微的颗粒拿来拌料,会在饲料中微量元素等催化下迅速分解而失去作用。从科学来说,拌料和饮水的维生素是两种产品。
  “有养殖户喜欢用生产预混料核心料的维生素来替代功能型维生素,这会造成种鸽过肥,产蛋性能低,甚至掉毛的现象。”他指出,目前绝大多数复合多维生产企业并没有专业提供种鸽的多维,养殖户拿到的这类维生素,大多数是根据鸡、鸭等营养需求设计的,存在维生素不平衡的问题,VA设计偏高,会造成上述过肥和掉毛的现象,而部分B族维生素和VD3会存在相对不足的现象。
  另外,作为一种对温度较为敏感的物种,降温会很大程度上影响种鸽的生产性能。于东鑫建议,一旦出现降温等应激情况,要迅速给种鸽群补充B族维生素类产品,使用量应当视情况加大一倍。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媒体部制作 --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154
未经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媒体部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