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农村报记者 王齐龙 见习记者 朱斌 通讯员 肖金
两岁男童小杰,整个脖子和下巴被巨大的肿瘤掩盖着。9月17日下午,他被送进武警广东总队医院手术室,4个小时后,他身上的巨大肿瘤被成功切除。 肿瘤与生俱来 据介绍,小杰一家是贵州苗族人,父母到广东打工已有三年。他的父亲梁小明告诉记者,“孩子出生时下巴就连着一个鸡蛋大小的肿瘤。”由于家庭困难,家人只用家乡偏方,抓些中草药为小杰敷治。 然而,偏方治疗毫无效果,肿瘤随着孩子的成长不断长大。两年多来,小杰右下巴的肿瘤已有他的头那么大。由于体质很弱,小杰经常感冒发烧。梁小明说,他发烧后,肿瘤颜色还会变红。 不久前,小杰终于会说话了,可是说得并不清楚。这让梁小明感到很难受,“我想送他去医治,可钱是个问题。”他和妻子目前在惠州一家菜场当种菜工人,每月合计只有2500元收入,还要寄钱给贵州老家年老多病的父母,生活捉襟见肘。 去年5月,菜场老板和工友曾给梁小明一家凑了点钱,让他们带着孩子到惠州市区看病。然而,医生告诉他们,做手术至少要二三十万。梁小明只能把儿子带回去。 受助成功施术 8月23日,武警广东总队医院得知这一情况,专门派出专家到菜场为小杰进行初步检查,并表示愿意减免费用让孩子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 此事经媒体报道后,社会上的热心人士为小杰捐助了近十万元。9月11日,小杰顺利入院接受治疗。 9月17日下午,武警广东总队医院外四科的医生成功为小杰实施了肿瘤切除手术。术后,外四科医生沈凤军告诉记者,经过病理检验,小杰的肿瘤是先天性的,属于血管瘤和淋巴管瘤的混合性肿瘤,由于得到周边血管的滋养,肿瘤越长越大。 沈凤军介绍,肿瘤在孩子的下巴上侵蚀较深,贴近了大动脉,且牵扯到周边的面神经、腮腺导管等,在分离切除肿瘤过程中需十分仔细,手术前后花了4个多小时。“只要等他面部的浮肿消除后就可以出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