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采编运营队伍也成为宝典历史上实力最强、知识结构最完善、年龄结构最合理的团队,甚至可说在当下农业新闻媒体中无出其右。 2010年12月,读者们惊讶地发现,《养殖宝典》竟然改了个名字,名为《农财宝典》。这期杂志仍然是大16开的页面,仍然囊括畜牧和水产两大版块。 不过,到2011年1月1日,32开的新版《农财宝典》终于闪亮登场。在《养殖宝典》持续了9年之后,它被分为《农财宝典》畜牧版和《农财宝典》水产版,由两个采编团队分别操作。 编辑部接到了不少电话,咨询为何改名。记者出差采访时,也要不断回答改名的原因。有企业读者十分惋惜:“你们用了9年的品牌,就这么没了?”部分记者一度很担忧。 不过,到了2012年1月,无论是市场上还是报社内部,对杂志改名的失落情绪基本消失。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读者们都已接受了这个新品牌,而且,《农财宝典》不再是两本,它已经变成了四本,不但有畜牧版、水产版,还有农化版和种业版,四本刊物基本把中国种植业和养殖业囊括其中。 《农财宝典》的要旨,是要用“农村财富、农业财经”的概念将畜牧业、水产业、种植业全面组织起来。《农财宝典》绝不是一套技术杂志,而是一套农业财经、产经新闻杂志,分别有四个团队操作。报社期望用专业化的思路办刊,分别占领生猪业、水产业、种业、农资等细分市场。 人们惊喜地发现,在产业、形式、内容等多方面,《农财宝典》与《养殖宝典》已有较大不同,《农财宝典》是《养殖宝典》的超级升华版,更加集中,更加专业,更加深入。 唯一不变的,是《养殖宝典》的市场化路线和深度新闻报道传统。因为对一本新闻杂志而言,市场化才有生命力,而深度报道的深度,就是这本杂志的深度——《农财宝典》编辑部从来没有忘记这一点。 老记者们私下嘀咕,从前每期《养殖宝典》,只有一篇重点稿由记者亲自撰写,而《农财宝典》则高度栏目化,每个栏目都需要原创稿件,如每一组封面故事都相当于从前的两三篇重点稿。记者们的工作量空前增加,每个人都处于马不停蹄的奔波中。 这两年,除了写稿与报道,《农财宝典》的活动也空前繁荣。除了旧有的科技下乡活动,杂志社还举办了各种高峰论坛、大型博览会、市场调研、年度行业评选。农财宝典不但在广东市场深耕细作,还派出大量记者深入广西、福建、海南、江西、湖南等地采访和发行,如跨省养殖重镇的“发现之旅”活动便深受企业关注。 《农财宝典》不再是一本简单的杂志,逐渐成为能够沟通行业内外、产业链各环节、业界与学界的资源整合平台,成为能够聚合多重功能,能够提供独特价值的综合服务商。聚焦农业大省,打造服务平台,报道改变行业,已是《农财宝典》新的战略目标。 2012年7月,《农财宝典》四个团队共招聘了近20名新记者。当下的采编运营队伍也成为宝典历史上实力最强、知识结构最完善、年龄结构最合理的团队,甚至可说在当下涉农新闻媒体中无出其右。在这个队伍中,既有毕业于中科院、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华南农大、华中农大、上海海大等国内几乎所有一流农业院校的专业人才,也有在大型农业企业摸爬滚打多年,熟识产业发展脉络的行业人士,还有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南开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等综合类高校中文、新闻、经济专业的传媒人才。 在农财宝典的裂变和扩张时代,如何让新记者们发挥各自的想象力与冲击力,成为摆在编辑们面前的头号问题。不过,这相对于2002年创刊时的茫然无绪,已然是甜蜜的痛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