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维家(原欧村项目志愿者,现重庆海关公务员):我们希望能通过欧村图书馆为村民提供致富的助推器,为村里的青少年儿童提供他们所需的精神食粮,让这一代人不输在起点,而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希望借助乡村图书馆重建设社区的公共文化活动空间,进而实现村庄文化的内源式发展。 |
|
|
曾晓安(原铁场村项目志愿者,现广西某国企职员):通过列席会议,我始终在想,铁场的干部、上级领导对铁场未来的发展定位究竟是什么?无疑,他们不希望铁场继续是一个农村,而希望它是一个城市。我觉得,铁场的最大问题,是现阶段农村的制度安排与未来的城市设想之间的矛盾。制度安排体现在土地上最为明显。 |
|
|
贾瑞明(原上能村项目志愿者,现在上海崇明岛从事有机农业生产):我感兴趣的是课题组把几个村里有头脑的老板联合起来,促成他们投资修建村里的公路,对这件事我深为佩服,大概这里面有我期望看到的农村变革的力量。家乡的事情,还是由家乡人自己来办。出外打工挣钱的人和发家致富的老板们都可以参与进来,出钱出力为村里做点实事。这符合当地的风俗习惯,也容易促成,这样的事多年后回味都觉得有滋有味。 |
|
|
刘龙飞(原广育村项目志愿者,现南方农村报记者):反思永红大哥的话,我感觉很有道理,村里有太多我们想管的地方,可操作起来我们又管不了,一个用水问题就困扰了村庄很多年,村庄就在各种矛盾中生存和发展着,这里有民风的凋谢,这里有市场经济的潮起,传统秩序与现代管理在这里交汇。农民参与无力而且软弱,村干部管理混乱且矛盾横生。有时感觉自己是个外星人就好,那样可以一下子改变这个村庄的面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