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10版:种植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梅县蜜柚落果较多
果农应抓紧晴天防病、膨果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13年05月02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作者:刘钢英

         留树的蜜柚幼果需重点保护。    □刘钢英 摄

  □南方农村报记者 王俊峰

  三月以来,广东地区出现连续阴雨天气,使得正处挂果初期的梅县蜜柚遭受重创,幼果大量掉落,落果率普遍在四成左右,部分果园甚至达到七成。农户纷纷表示,今年蜜柚减产已成定局,期待后期价格能略有上涨。有关专家认为,目前蜜柚已结束落果,挂果基本稳定,后期仍需做好炭疽病、疫病等的防治工作。据了解,当地沙田柚幸运地未受太大影响。
持续阴雨无法施药
  “今年蜜柚落果厉害,掉得只剩一半了!”看着树下的落果,梅县石扇镇的郑采勇痛心不已,响彻了一个多月的雨声似乎又在耳边回荡。他一共有600多棵蜜柚,去年总产量20多万斤,估计今年则只有10余万斤。郑采勇无奈地称,掉果无法挽回,只能希望剩下的果实能长得大个一点,“这样或许还能挽回一点损失”。
  有这种想法的不止郑采勇一人。梅县梅南镇的刘志勇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当地的蜜柚几乎无一幸免,纷纷掉果,园子里一片狼藉,“前年也出现过较大幅度落果的情况,没想到今年更加严重!”据了解,在梅县各乡镇中,大部分果园落果率在四成左右,个别严重的甚至达六七成,蜜柚另一主产县大埔也是如此。
  连续阴雨天气是这一局面的罪魁祸首。广东梅龙柚果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俊光表示,三、四月是蜜柚保花保果的关键时期,无奈今年连续下雨,清明前后雨量特别大,无法喷药。就算抢时间喷了920等保果药,紧接而来的大雨又让努力付诸东流。在光照严重不足、果树吸收太多水分、无法喷施叶面肥的情况下,第二次生理落果本就很严重的蜜柚,无可避免地出现了大幅落果。李俊光还说,管理方式的不同造成了蜜柚和沙田柚雨后不同的命运:一直以来,农户都会对沙田柚进行人工疏花保果,而蜜柚则享受不到如此“待遇”,因此落果程度远甚于沙田柚。
进入膨果防病关键期
  随着天气逐步好转,风吹雨打过后,留在枝头的柚果已有拇指大小,基本“安稳”,不会再掉了。为此,农户当前最重要是抓紧时机壮果保果。
  梅县松口沙田柚协会会长赖作君表示,当务之急是尽快让果实膨大起来,可用膨果123(1000倍液)+叶盛牌叶面肥(800倍液);同时,炭疽病的防控仍不可忽视,可用多菌灵(250-500倍液)、托布津(500-1000倍液)等。另外,还要做好沙皮病、疫病、腐烂病等的预防工作,可用去病灵(800倍液)或霜脲氰(800倍液)。“膨果、防病是目前的主要任务,天气因素无法扭转,只能做好后期管理,减少损失。”赖作君称。
  梅县农业局种植业股股长李建基也建议,一旦放晴,应抓紧喷施叶面肥,可每隔十天左右喷一次。同时,当下是防治虫害的关键期,可用啶虫脒等药物重点扑杀红蜘蛛、蚜虫。另外,由于雨水中带有细菌,还应喷杀菌剂,以预防病害爆发。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媒体部制作 --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154
未经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媒体部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