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版:要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湛江市委书记刘小华接受南方报业“行走粤东西北”报道组采访提出——
湛江教师工资五年追上珠三角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13年09月05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作者:王宏旺 黄进

   刘小华在接受南方报业报道组采访。 □南方日报记者 吴伟洪 摄

  总策划:莫高义 张东明 总指挥:江艺平 统筹:陈永
  ■核心提示
  7月底,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振兴粤东西北工作会议,并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广东新一轮科学发展的全新布局就此展开。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粤东西北地区掀起一股加快发展的热潮。粤东西北12市在新目标、新定位中调整发展新思路、出台新动作,新一轮基础设施大项目、工业园区、城市建设全面拉开。
  为深入把握振兴粤东西北的最新脉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派出阵容强大的联合采访团队“行走东西北”,以省委党报南方日报为“1”,以都市类报、财经类报、农村报、网络媒体等为“X”,从多个侧面,为读者呈现粤东西北的改革进程和深度思考。
  9月2日下午,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王垂林率南方报业“行走粤东西北”报道组走进湛江,对市委书记刘小华进行了专访。
  □南方报业联合采访团
 南方农村报记者 王宏旺 黄进
 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21世纪经济报道、《南方》杂志、南方网联合报道

“人口大市、经济小市”
  南方报业:根据《决定》,湛江2017年人均GDP要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当前制约湛江加快发展的最大瓶颈在哪里?如何突破?
  刘小华:湛江是“人口大市、经济小市”。去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900亿元,排全省第9位;人均生产总值26763元,排全省第15位,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9%、广东平均水平的49%。因此,我们的头等大事就是做大做优经济“蛋糕”,重中之重就是加快发展,当务之急就是抓住机遇,奋力开创湛江大工业时代。
  湛江能不能在2017年实现人均GDP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目标,关键在于能不能叫响“湛江制造”。打造湛江“三大产业航母”,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钢铁、石化、造纸产业基地,形成湛江临港经济发展的最强引擎、全国海洋经济示范市的最强支撑。特别是举全市之力加快建设宝钢、中科炼化两大龙头项目。
  我们坚持县(市、区)党政正职亲自抓工业、抓招商、抓项目服务,要求各县(市)安排一名党政班子成员主抓工业,并兼任工业园区书记或主任。千方百计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推动签约项目尽快落地建设。同时,大力发展滨海旅游、商贸流通、港口物流和现代农业,加快推进正大农业、北部湾农产品批发中心、霞山水产品批发市场等重点项目建设。
“县不给市添乱,
市不给省添乱”

  南方报业:湛江如何落实胡春华书记提出的“社会不能乱、环境不能坏”的要求?
  刘小华:湛江人口多,社会矛盾也多,尤其是在当前的社会大发展时期。但湛江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推动崛起的前提条件,坚持守土有责,从上到下建立了维稳工作责任制,做到“县不给市添乱,市不给省添乱”。对欺行霸市、私藏枪支等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下猛药”进行了整治,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常抓不懈,全面营造和谐氛围。
  不发展没有出路,但乱发展就是一条绝路。国内外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不矛盾,只要产业选择好、环保措施到位,完全可以实现发展工业与保护生态双赢。因此,我们要求全市上下必须树立并践行“既要经济崛起,又要蓝天碧水”的发展理念,确保湛江经济崛起时仍然是广东乃至全国生态最优美的地区之一。
教师工资4年翻一番
  南方报业:粤东西北振兴,人才很重要。相对于大项目,教育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短期来看并不明显,却是利及千秋万代的事业,请您谈谈湛江在这方面的考虑。
  刘小华:近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履行教育发展责任,落实教师工资待遇“两相当”,建立了中小学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与当地公务员同步增长的长效机制。2009年落实“两相当”前,湛江中小学教师月均工资为1500多元,实施“两相当”和绩效工资后,全市中小学教师工资福利待遇逐年提高。今年第一季度中小学教师月均工资3049元,比实施“两相当”前翻了一番。特别是从今年6月起,各县(市、区)大幅度提高教师的工资津贴,基本实现了年补贴人均3万元的“托低”目标。雷州市教师人均月增加880元,遂溪县教师人均月增加900多元,其他县(市、区)教师人均每月增加500元以上。目前,全市中小学教师月均工资已达到3500多元。我相信,随着湛江大工业时代的到来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崛起,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会不断提高,力争五年后基本赶上珠三角的收入水平。
(相关报道见第4版)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媒体部制作 --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154
未经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媒体部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