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果农网店直销荔枝卖得好价 |
茂名果农自办网店1100家,一个月卖出荔枝近10万单,均价达25元/斤
|
|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14年07月10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
作者:郑展能
|

|
陈文说,目前他只能用快递公司的包装,无法突出“文文水果店”的招牌;明年,他将在内包装加上网店名称,以加大推广效果。 |
|
|
□文/图 南方农村报记者 郑展能
“今年是荔枝大年,但丰产不丰收啊。”近日,高州市桂味荔枝主产区大井镇镇长蔡世业告诉记者,因天气过热,原本与海南、湛江等地荔枝错峰上市的大井桂味,今年上市时间撞车了。 “这样一来,无论是桂味还是黑叶,都被迫降价出售。”大井镇木广垌村果农刘某告诉记者,今年桂味的收购价低至2元/斤,黑叶低至0.7元/斤,“去年桂味可是9元/斤。” 眼看桂味“丰收烂市”的局面将定,当地“80后”农民陈文通过开设淘宝网店、微信发布供货信息,为桂味销售开拓了新途径。在茂名,销售荔枝的淘宝网店从去年的200多家爆增至1100多家;全市通过电商成交的荔枝近10万单,成交均价25元/斤,远高市价。 自开网店叫卖荔枝 联合老店增加交易 在木广垌村,陈文是目前唯一触碰荔枝电商的果农。 “最好的桂味每斤只卖4元,一般的2、3元/斤,不到去年收购价的三分之一。”陈文说,面对如此低价,人人都恨不得绕过收购商,直接把荔枝卖给消费者。 “实际上,陈文的想法去年就有人实现了。”大井镇镇长蔡世业介绍,去年,高州根子镇柏桥村的高州市丰盛食品有限公司,分别与顺丰快递和本来生活网合作,通过网络将10多万斤优质荔枝销往全国各地,“当时的收购价高达10-12元/斤,是市价的两倍。” 回想起邻镇去年的盛况,再对比今年的惨淡,家中种有400株桂味的陈文决定尝试荔枝电商。 “如果我也像根子镇的果农一样,仅仅向公司供货,荔枝还是难免被压价。”作为果农,陈文并不想依附于收购商或公司,他想通过自建网络渠道,销售自家和邻近果农种植的桂味,以获取更高的收入。 带着上述想法,陈文从5月中旬开始,就将他家产的桂味放在他的淘宝网店“文文水果店”上销售。然而,网店开业后,陈文遇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没有客源。陈文说,因为没经验,网店推广没做好,信誉度低,他的网店开业后一直没“开斋”,“开业前几天不但没交易,浏览量也很少。”记者浏览“文文水果店”时发现,截至7月3日,该店桂味交易量不到100笔。 新店推广成了最让陈文头疼的事情。荔枝收获期短,陈文要在短期内提高“文文水果店”的信誉度,否则,荔枝网销将化为泡影。 “如果能找个老店带带就好了。”在陈文看来,这是唯一可行的路径。于是,陈文找到身处福建的朋友,以50%的利润为代价,换取其网店“金丽果果行”的销售架位。“虽然利润少一半,但起码多条销路,多一分希望。”陈文说,“金丽果果行”专营福建水果多年,信誉已达4钻,能将荔枝挂在它那里,起码看的人更多,也可为“文文水果店”打广告。 与此同时,陈文还拿出资金在淘宝上进行推广。“我以每次点击2元的价格,在淘宝网的‘直通车’栏和搜索排名上做推广,让淘友搜索或浏览相关货物时,可以直接点入两家网店的销售页面,以增加浏览量和销量。”陈文说,淘宝网按各商家给出的点击单价安排广告区位,他给出的价格可让两家网店排在显眼的位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