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农村报记者 黄进
“圣女果热卖结束,新品上架,欢迎选购,均为十斤包装”;“无公害海产马鲛鱼”;“亲,数量有限,快快下单哦!”……打开淘宝网,搜索店铺“塘头村农产品超市”,映入眼帘的是香瓜、红薯、青枣、圣女果等农产品图片和上述信息。 “塘头村农产品超市”是雷州市企水镇塘头村在淘宝网开的网店,于今年3月25日上线,主要用于销售村里生产的农产品。该网店的筹备、运营、管理和维护,都由驻村扶贫干部岑宇铿亲力亲为。 农产品网络销售,直接面向消费者,减少物流、销售等中间环节,这样能否为农民带来更多的生意和利润呢?经营三四个月后,岑宇铿直呼不易,乡村物流的“最后一公里”,是制约生鲜农产品网络销售发展的最关键一环。 创网店帮扶贫 塘头村位于雷州市企水镇南部沿海,距镇中心6公里,距雷州市约60公里;全村共303户,总人口1365人,其中贫困户105户552人,住房困难户70户,五保户18人;耕地面积1362亩,其中水田562亩,旱地800亩,人均耕地面积0.9亩。村民主要种植圣女果、水稻、大蒜、花生等作物,部分村民以打渔为生。 2012年底,塘头村集体基本无收入来源,贫困户村民人均纯收入在2200元以下,是一个土地贫瘠、长年干旱、群众生活水平低的贫困村。因此,该村被纳入广东省2013-2015年新一轮扶贫“双到”贫困村的范畴,对口帮扶单位为广州交通投资集团。岑宇铿就是广州交投集团帮扶塘头村的驻村干部。 岑宇铿学无线电出身,喜欢研究电子商务,对国内一些电子商务领军人物的创业经历如数家珍。去年7月,岑宇铿驻村帮扶后,经入户调查,了解到塘头村是企水镇圣女果种植规模最大、产果最集中的村,当时全村种植面积超过450亩,约占全镇种植面积的1/8。可是,多年来,塘头村圣女果销售渠道单一——依靠经销商上门收购。 “偏远农村信息闭塞,销售渠道有限。”岑宇铿说,他想到通过网络来销售圣女果,拓宽圣女果的销售渠道,增加村民收入。于是,“塘头村农产品超市”淘宝店铺应运而生,“(网店的创建)花费不多,7000多元。” 初期熟人销售 塘头村委牵头成立了和兴农民专业合作社,向村民收购圣女果等农产品。以圣女果为例,经销商的收购价是1.1元/斤,合作社的收购价则是1.5元/斤,合作社再通过网店销售,价格约3元/斤。为了降低成本,网售都是整箱销售,一箱5斤或10斤。 网店接了订单后,保鲜、包装等工作交由当地的荣兴农民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专业从事农产品收购。运输方面,大批量货运由荣兴农民专业合作社解决,零散的订单则通过顺丰快递或其他方式运送给客户。“平均下来,除去选果、包装、运输等开支和损耗,利润约0.5元/斤,归村集体收入。”岑宇铿说。 刚开设的网店要打开销路并不容易,岑宇铿说,“塘头村农产品超市”的订单大多来自熟人,主要通过广州对口扶贫湛江工作队朋友介绍,“就是通过口口相传,在一个熟人社会里做生意。”岑宇铿笑着说。 3月25日网店上线后,在一个多月内,网店的主打产品——圣女果先后经过两次大批量的销售,销售量达到2100多箱、5500多公斤,加上一些零散订单,交易额接近4万元。 5月初,圣女果采收完,香瓜上市,岑宇铿又试图通过网店来帮村民卖香瓜,“目前网店总营业额超过6万元,利润超1万元。” 岑宇铿通过开淘宝店来卖农产品的做法获得了广州对口扶贫湛江工作队及他所在单位领导的肯定,“前段时间还让我向其他扶贫单位做经验介绍了。” 无冷库拒远单 尽管取得了初步成绩,但一路走来,岑宇铿直呼不易。乡村物流的“最后一公里”,是制约生鲜农产品网络销售发展的最关键一环。 圣女果这样的生鲜农产品难保鲜,使用冷库成本太高,会拉高售价,现在只能不用冷库;不用冷库,“塘头村农产品超市”就只能接受珠三角及粤西地区的订单,在此范围之外的订单,只能忍痛婉拒。“近日,有一些来自安徽的香瓜订单,我们婉拒了,也退了款,主要考虑到香瓜运送到安徽就会腐烂了。” 因为塘头村位置偏僻,即使不用冷库,快递成本也很高。大批量货运由荣兴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但只发货到指定地点,并不送货上门。如有一次广州的许多单位拼单,共买了1000箱圣女果,荣兴只能送货到广州的江南水果批发市场,接下来的“最后一公里”,只能由各单位设法解决。这样一笔生意,利润约0.4元/斤。散单只能通过顺丰等快递公司发货,一箱5斤圣女果发到广州,运费高达16元,由购买者支付,摊下来,比在广州购买还贵,网售的价格优势就没有了。为此,岑宇铿想尽各种“货运”方式,“比如我每个月回一次广州,都会顺便带几十箱到广州,到广州后让客户到约定地点来拿货。”岑宇铿此举是义务帮忙,所以这样的“货运”方式利润最高,当然,利润都归村集体。 此外,由于村民的种植规模有限,无法保证足量的优质货源,难以满足大额订单的需求,从而导致优质客户流失。“4月底,有个河南信阳的顾客,想要10万斤圣女果,但当时圣女果已到了收尾阶段,质量和数量都无法满足,不得不放弃。幸运的是,我一直与该客户保持联系。”岑宇铿说,希望明年圣女果的质量和数量都能满足要求,此客户能真正成为“塘头村农产品超市”的大客户。 岑宇铿认为,农产品和工业产品不同,工业产品都是一个模板做出来的,每一批的产品都一样,但农产品受影响的因素很多,即使耕作流程能做到标准化,但天气等自然环境因素仍有很大的影响作用,产品质量控制比较困难。“比如每一次收购的番薯,口感和外观都有可能不一样,客户有可能因此放弃持续购买。” 目前,广州交投集团拟出资29万元,帮扶塘头村建一个近200平方商铺、350平方硬底化平台的圣女果交易市场,该交易中心建成后将成为塘头村淘宝网店的线下实体店,实现线上线下相融合,“到时候网店的货源就不会那么紧张了。” ■链接 《人民日报》7月6日报道《乡村物流,“最后一公里”怎么走》,关注乡村物流对于农产品网售的制约问题。 报道提到,江西新建县金桥乡大观村的万怡星在淘宝网售卖农家土特产,销量可观,但因地处偏僻,物流让他发愁。“价钱低的速度慢,速度快的价钱太高,邮政快递不上门取货,只能把货物先运到最近的快递网点邮寄。” 南昌县向塘镇韵达快递网点工作人员介绍,现在大多数快递公司采取加盟的形式,承包商每年付给公司加盟费,一年20万。除去每年的加盟费,向塘韵达快运有5个专职快递员和3辆面包车、3辆电动车需要养护。“发1单快递,公司给1块2毛钱。偏远的乡村,送一件快递赚1块2毛钱,跑20公里,光汽油费都不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