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7版:农化、种植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双赢集团总经理刘咏牵头组建生态肥料产业联盟
“建议重新划分肥料等级”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14年12月20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作者:高超 刘虹媛


  □南方农村报记者 高超 刘虹媛

  “可以预见,未来十年,生态肥必将引领潮流。”在全国生态肥料产业联盟(下称“联盟”)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暨联盟成立大会上,作为牵头单位的双赢集团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咏如是说。
  在生态肥市场混乱的当下,刘咏呼吁重新划分肥料等级,即分为生态级(用于有机农业)、大田级(用于普通农业、鱼类养殖等)和园林级(用于园林、土地整治等)三个等级,并根据分级制定各种有害物质限量标准、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与肥料分级相应的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
  截止目前,联盟首批成员包括双赢集团、贵州开磷、红日阿康、中盐红四方等生产企业;中科院、中农大等研发机构;中农、烟台众德等流通企业共106家。
  日前,刘咏独家接受了南方农村报专访,全面解构了联盟的发展状况和未来规划。
  南农:肥料分级如果最终通过,对行业会产生什么影响?
  刘咏:一是会给企业上一个“紧箍咒”,今后,肥料生产不会再随心所欲,乱说适用范围、功能,使园林、大田等级别肥料的生产和使用更加规范,不能随意使用“生态”二字。二是标准制定后《肥料分级要求》的国标与国际接轨就可以获得国际社会的公信力。三是通过肥料分级、分类管理,将不同品质的原料应用在不同目的植物上,控制不宜使用的污染物通过肥料进入食物链,既可以避免环境污染和确保粮食安全,又可以使合适的原料用在合适的植物上,保证肥料原料有序、合理利用。
  南农:2012年,双赢集团就起草了《肥料分级要求》国家强制性标准,现在标准提交进行到哪一步?
  刘咏:在全国生态肥料产业联盟接手这项工作以来,我们在联盟秘书处成立标准委员会,并在专家团队和顾问团队的指导帮助下,推动肥料分级的工作。由联盟成员负责理念的宣传,让肥料分级的理念在市场上深入人心,由技术创新委员会和专家团队组织相关机构,在国家化肥质检中心的指导下分担相关科研工作,尽快将分级要求的标准确定下来。
  南农:联盟是一个非盈利性组织,但运营耗费资金,如何解决日常开销?
  刘咏:日常开销将由会员交纳的会费来解决。我们章程中也规定,可以接受社会捐赠和赞助,我们将本着“为生态肥料行业服务、为三农服务、为政府服务”的理念与政府、行业管理部门、上下游企业沟通,共同把生态肥的“蛋糕”做大做强。
  南农:加入联盟需哪些条件?
  刘咏:成为生态肥料产业联盟成员单位须在工商部门取得营业执照,并且所生产或所代理产品在国家肥料登记管理部门取得登记证或是肥料行业工作人士,遵守全国生态肥料产业联盟章程。申请需向秘书处提出,并经秘书处审核才能通过。
  南农:3-5年内,联盟有哪些规划?
  刘咏:根据授权开展信息收集、统计和发布工作,开展政策、法律、法规、技术、管理、市场等咨询服务,参与行业资格认证、新技术和新产品评审、鉴定和推广工作。协调会员之间、会员与非会员之间、会员与消费者之间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争议,建立健全各项自律性行业管理制度,完善行业自律性管理约束机制。
 
 
未经南方农村报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