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南方农村报记者 陈立新
直到去年12月23日综合服务站开张之前,英德西牛镇金竹片区的村民,要到10公里山路外的西牛镇上才能把钱花出去。“村里就那么一两家小卖部,东西少,还有假货。”金竹片区一位村民告诉记者。 “建议你去金竹片区综合服务站看看,这就是未来清远农村社会服务平台的样子。”在接受采访时,清远市委副秘书长、农办主任鲁小鹏对南方农村报记者推荐道,“村级综合服务站不仅是生产经营的平台,也是服务的平台;不仅是地域的整合,更是功能的整合。” 涉农服务平台整合是清远农村综合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目的是在全面建立农村社会服务平台的基础上,针对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需要,建立适应农情市情、适应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更加贴近农民的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体系。 村民商家双赢 金竹片区综合服务站位于省道边,红瓦二层楼三面环围,包括超市、卫生站、农家书屋、烟花爆竹经营部等生活设施,也有农资商店等生产服务平台以及正在建设的电商平台。此外还有交通安全服务站,承接部分交通服务职能(如图)。 金竹片区综合服务站站长李华介绍,交通安全服务站的工作由3名当地协管员来做,小型安全事故、摩托车驾驶员培训和年审等都无需再出村;超市除供货外,还承担代办喜宴酒席、婚礼策划,代购车票机票,代办车辆年审、代缴罚款,pos机取款等业务;农资商店有公司的业务员常驻,提供农资外还可以实地解决农业生产的问题。 原村委会行政代办事项也集中到片区,作为镇政府的派出机构,可代办包括劳动年审、残疾人证、摩托车下乡补贴在内的40多项业务。 “基本的生产、生活和行政服务不出片区就可以解决。”李华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在便民的同时,开张的头4个月(2015年1-4月),各门店共赢利20多万元,打消了外界“赔本”的疑虑。 “这里种植砂糖橘的果农多,驻站有利于培养忠实的客户群。”农资公司派驻进站的技术代表任腾每次驻站一周,帮助农民解决技术问题,其他时候也几乎随叫随到。 “原来这一片是仓库和旧房,卫生站就在旧房子里,卫生条件不好,现在搬到服务站里,宽敞明亮多了。”卫生站的村医说道。 “一说来这里小孩可高兴了,一进超市就不愿意走,东西全,不比镇上的商店差。”一位带着孩子来买零食的村民说,“没有的货超市还能帮忙代购,基本不用为买东西跑远路了。” 建设资金是难题 2014年4月,清远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已有一年半,作为清远村建试点镇的西牛镇,开始正式实施村民委员会规模调整。金竹片区在下辖的36个自然村成立18个村委会,片区则建立社会综合服务站,除了承接此前金竹村委会的行政事项代办职能外,着手为村民们提供各种涉农服务。 村委会规模调整的一项重要内容,即“自治”与“行政”分开:新成立的村委会只承担自治职能,行政职能则由片区服务站负责。李华也从金竹村支书,变成了金竹片区综合服务站站长。 在阳山、连州等地,一些片区的综合服务站建立了完善的电商平台、专业合作社和机械化服务平台,可以通过网络销售农产品,甚至飞机撒农药施肥。 李华介绍,金竹片区综合服务站建设花了100多万,资金来源包括村民捐款、企业赞助和顺德乐从镇的对口扶贫等等。 对于大多数没有建立综合服务站的村来说,资金是最犯愁的问题。“最起码超市、农资商店和电商平台三样要有,至少也要十几万。”英德九龙镇金造村支书罗红云说,“现在已经有老板愿意投资了,但是投资的钱最终还得从村民身上赚回来,是吧?” “我们村在大山深处,是否有人愿意投资都是大问题。”九龙镇太平村支书李路兴说,“村民很分散,综合服务站能发挥多大作用,很难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