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打工仔在问政平台求领导作媒,新生代农民工婚恋问题引关注
|
“找个相爱的人成家,有这么难吗?” |
|
|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15年07月23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
作者:段凤桂
|
|
在东莞的一家工厂里,技术工和生产线工人分开,技术工基本上都是男的,生产线上几乎都是女的。但他们也难以有深入交往的机会。 |
|
|
文/图 南方农村报记者 段凤桂
“徐云枢书记,这么多年我想找个老婆结婚,问过很多人帮忙介绍女孩子做老婆,一直没有结果,工作过程中也很难认识女孩子。我实在是没有办法,只能求助政府帮忙找个老婆。”“我也是没办法了,才来求领导同志们帮我个大忙。我今年32岁了,在惠城区水口镇一家工厂上班,待遇还可以,长相不算丑,可就是找不到媳妇。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只能跪求领导长官帮我出面了,你们威信高,只要出面介绍,肯定能帮我解决大问题。跪求啦!”近日,在惠州博罗县和惠城区政府网络问政平台相继出现上述两则“求姻缘”的帖子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虽然这两名网友的行为看起来有些滑稽,像是一场闹剧,但他们或许正是成千上万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一个缩影。有调查显示,目前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工”已占到农民工总量的60%,其平均年龄为26岁,其中80%处于未婚状态。近日,南方农村报记者通过对东莞、深圳一些农民工的采访发现,择偶难这一问题在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普遍存在。 工作强度大缺乏社交机会 日益增长的年龄,让来自湖南农村的周文(化名)感觉到择偶的紧迫性。他现在最迫切的愿望是尽快找到一位打工女孩结婚生子,“不论学历、不管地域、不求收入、不挑长相。”或许是出于对自己的不自信,周文对另一半的要求除了“女孩”之外似乎别无他求。 周文今年27岁,2008年,高中毕业的他开始南下珠三角闯荡,目前在东莞高埗镇一家大型工厂担任助理数控工程师的职务,月收入在5000元左右,加班的话可以到6000元。 然而高收入背后是周文日常异常紧凑工作节奏。每天早上不到7点“惊醒”,7点半之前赶到车间打卡上班,中午12点吃饭,半个小时后继续开工直至下午5点半,一周需要工作至少六天。“每天上完班之后,哪儿都不想去,就想回宿舍冲个凉躺床上休息。”周文说,偶尔碰到难得的一天休息时间,在宿舍睡觉、玩电脑也成为了他唯一的消遣方式。 周文所在的工厂有一万多名员工,其中男女比例为1:2。这也是他年初从一家只有几十人的机械厂跳槽到这家厂子的主要原因。“当初想的是女同胞多了,机会肯定会多一些,但事实并非如此。”周文略显失望地说,他所在的工模部需要长期与大型机器打交道,100多号人全是男性,工作过程中几乎接触不到任何女性,“女员工都集中在生产线上。”并且他告诉记者,生产线的女员工有两个极端,要么就年龄很小,要么就是结了婚的妇女。而且年轻漂亮的女孩吃不了苦流动性很大。 “我认识的工友之中有30多个跟我年龄相差不大,但起码有20多个现在还是光棍。”一位来自湖北25岁的打工者鲁斌(化名)告诉记者。 今年28岁的小夏(化名)来自广西柳州,目前在深圳宝安区福永镇的一家玩具制造厂的生产线上班,每天工作12个小时,每周休息一天。对于“奔三”的她来说,结婚成家成了她现在最大的憧憬。“看着曾经的同学经常在网络空间里晒孩子的照片,自己心里确实也挺羡慕、挺着急的。” “可是没办法啊,都没什么谈恋爱的机会。”小夏说,由于没有技术,她几乎只能局限在电子厂或者玩具厂的流水线做普工。不仅工作时间很长,而且交往范围很有限。 高强度的工作导致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交机会缺乏,限制了他们的择偶范围。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4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外出农民工月从业时间平均为25.3天,日从业时间超过8小时的农民工占40.8%,周从业时间超过44小时的农民工占85.4%。 返乡相亲摆条件太现实 工作的地方找不到伴侣,周文便寄希望于返乡相亲。但由于家境较差,2014年春节和2015年春节期间仅有的两次相亲经历都以失败告终。“在农村相亲,如果你条件一般,又没有房子,做媒的都不会找你。” 来自四川南充仪陇县的农民工彭贤民跟周文有着相似的相亲经历和体会。虽然只有25岁,但他对于自己的婚恋问题流露出了比同龄人更强烈的急迫感。“我们老家那边95年、96年出生的很多年轻人都已经结婚了呢,我现在还天天跟一群大老爷们呆一起。” 2015年春节,为了相亲,彭贤民从东莞回到了阔别四年的家乡四川南充仪陇县。他的第一个相亲对象是一位93年出生的农村女孩。这次相亲给彭贤民不小打击。第一次去女方家,女方父亲便问他“是不是住城里,在县城有没有买房子?”“我当时就蒙了,在外面打工收入又不多,而且现在还这么年轻,哪能在城里买得起房子。” 然而相似的问题在随后的两次相亲过程中屡次被问及刺激了彭贤民敏感的神经。一气之下,今年春节过后,他拿出了自己打工八年以来的积蓄,并找亲戚借了5万,凑齐了15万首付,在县城买了一套价值34万的78平米两居室。 “相亲基本上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你没房子媒人都不愿意帮你跑,因为他们知道成功率很低,做不成她只能收200元的辛苦费,她选家庭条件好的做,成功一次可以有4000元左右的收入。”彭贤民说。 虽然现在有了自己的房子,增加了相亲的资本,但彭贤民对相亲这种方式打心底产生了抵触情绪。“不想再通过相亲的方式去找了,感觉就是场交易,还是顺其自然的好。”他说,目前他正打算找一份能和较多女孩子接触的工作。 网络相亲难以落地 即便婚恋前景并不明朗,但小夏还是倾向于自由恋爱,希望通过自己、朋友、网络等途径结识自己的另一半,而不是媒人的简单几句介绍,就和对方订婚。她对于传统的相亲方式比较反感。“我觉得相亲太现实了,简直就像是在做一桩生意,反正我是不太接受,过年的时候每次有媒人到家里来盘问情况基本上都会被我撵走。”小夏笑着说。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毫无斩获的周文也曾尝试过通过网络去寻觅自己的情缘。2014年3月,当时还在东莞塘厦镇打工的他通过QQ搜索附近的人,添加了一位来自河南、在附近某工厂打工的女孩。对方比她小4岁。在网络上两人相谈甚欢,连续两、三个星期,每天下完班之后他都会守在电脑前等待对方上线。“我真的觉得她挺好的,每天都想跟她聊聊天,有时候她不在线我心里感觉很失落。”回忆起往事,周文显得有些腼腆。 但网络上的所有美好抵不过现实的距离。通过QQ交往一个月之后,周文鼓起勇气把对方约了出来,但这一次见面也成了两人最后一次见面。“她觉得做朋友可以,但没有进一步交往的可能性,她想找一个河南本地人成家。”周文眉头紧锁,叹了一口气说道,“可能是我的条件没达到她的期望吧。” 前段时间,周文通过QQ又找到了一位在附近上班的打工女孩,两人在QQ上也挺聊得来。两个星期之后,在一次聊天过程中,对方以在外办事手机马上要欠费停机为由叫他帮忙充100块话费,他当时没怎么怀疑就照办了,但结果是那位女网友瞬间“蒸发”。这件事情的发生也挫伤了周文通过网络去结识对象的积极性。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