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建国以来10月最强台风正面袭击湛江,水产养殖业损失惨重
|
养殖户盼政策性水产养殖险 |
|
|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15年10月08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
作者:龙镇
|

|
6日,台风第三天,廉江市平坦镇上电力还没恢复,固话和移动电话信号长时间中断。夜幕降临,做生意的店铺靠自备汽油发电机维持运转,其他人家则以蜡烛照明,或干脆关门休息。因为没有电,街上电车少了。但很多摩托车也开不了——车辆闲置太久,电瓶没电,打不着火。在镇上的菜市场,一位陈姓村民拿手机到杂货店充电,她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家里种的十几亩瓜菜刚有胎,都被打掉了,水也没退,现在什么都没了,不知道怎么办,这两天在菜市场闲逛,找熟人聊聊天,打发日子。
□南方农村报见习记者 龙镇 |
|
|
4日下午2时10分,台风“彩虹”在湛江市坡头区登陆,重创当地渔业。在相关部门的努力下,坡头区所有渔民在台风袭击前已上岸避风。据湛江市坡头区海洋与渔业局局长潘联宁介绍,此次台风导致该区养殖户经济损失惨重,全区养殖业损失近2亿元。 十几公里鱼排都被打翻 在湛江的海滩边,眼看自家的鱼排和养殖箱飘散在水面上,四周漂浮着每条重十多斤的死鱼,养了十多年鱼的陈水生眼眶泛红,“坡头区沿海十几公里的渔排都被打翻,被吹到这里之后就堆成了山。” 6日傍晚,密云下露出了连日来罕有的霞丝,渔民们抢着空当收拾残局,他们盼着天气放晴,更盼保险政策早日出台,减轻“看天吃饭”的压力。 潘联宁介绍,在这片水域,像陈水生这样损失惨重的渔业养殖户有几百家,每户损失都达到百万元左右。 出海的渔船也损失惨重。在坡头区灯塔公园避风港,仍有近十艘渔船被掀翻了漂浮在海面上。“全区共有22艘渔船被打翻,46艘渔船遭到损毁。”潘联宁说。 记者在南三大桥桥底看到,仍有不少渔民到破碎的渔排上捡拾可用的物品。 “一个大桶就要100多元,我的渔排上有500多个,这也是一笔不小的钱啊。”陈水生说,台风过后,渔民能做的就是将可用的材料收回。而对于大片的死鱼,他们已无能为力了。 “损失很难避免,最好的情况,就是渔民能够在台风到来前把比较大的鱼捞起卖掉。”潘联宁说,不过这次台风变化快,很多渔民还是来不及。万幸的是,人都上岸了。 临海的坡头区是湛江市渔业养殖和出海打渔的重要地区。2日获悉台风的气象信息后,潘联宁立即通知气象局所有人员取消国庆假期待命。3日,工作人员通知所有渔船回港,渔民上岸避风。 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坡头区703艘渔船回港,1056名渔民在“彩虹”正面袭击前都已顺利上岸。 没有保险只能“靠天吃饭” “每年最害怕的就是台风。”陈水生说,过去,为了应对台风的挑战,渔民不断加强渔排的稳定性,每当台风来临前都会用绳子,对渔排、网箱等进行加固。“一般来说,这样做的话渔船可以抵抗8至12级的台风,但这次那么大的台风,就几乎没办法了。”陈水生说。 另一名渔民也感叹,渔业养殖最关键的就是稳定性。“以前大家讨论如何加强保障,例如购买渔业养殖保险等,但保险公司不卖这样的产品”。陈水生认为原因在于风险太大,保险公司不愿意承保。 “出海打渔的渔船有保险,但渔业养殖就没有。”潘联宁坦言,渔业养殖保险的难点在于,一旦养殖损失发生后,保险公司需要评估损失。但在养殖现场,鱼的产值是浮动的,对于有多少鱼卖了、台风后有多少鱼游走了等问题,保险公司很难核算,因而保险公司不愿意推出这个保险品种。 不过,也有渔民提出,虽然鱼的产值是浮动的,但养殖场的基础设施投入却是比较固定的,每个养殖场可以根据建设面积投保。“像这次台风中,一个养殖场的基础建设就损失了100多万元,这些投入都是可以计算出来的”。 潘联宁表示,渔排等基础设施能否作为保险品种,希望有关部门能研究突破。 “我们正加紧渔业的复产,当前还面临一些挑战。”潘联宁建议,在渔民恢复生产能力脆弱的情况下,希望省、市有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成立专项补助资金等措施,扶持渔民尽快恢复渔业养殖。 粤积极推进政策性水产养殖险 据业内人士分析,造成水产养殖保险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水产养殖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潜在风险巨大;二是水产养殖专业性强,养殖产品的存量确定和价值确定以及出险后的勘验定损工作难度较大;三是诈保骗保等道德风险时有发生且难以控制防范:四是水产养殖业者意识不足,同时保费支付能力有限。 其实,广东很早就开始尝试以政府为主导的政策性渔业保险。2008年5月,广东省开始政策性渔业互助保险试点。2012年12月,广东政策性渔业保险全面启动,但承保险种仅为渔民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渔船财产保险,水产养殖保险未列入承保范围。渔民、渔船投保,一般可获得省市县三级财政35%的保费补贴。2012年底,广东番禺出台了《广州市番禺区开展政策性水产养殖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意见》,在全国率先试水政府扶持性水产养殖险。《意见》显示,水产养殖保险的保险责任范围包括暴风、暴雨、台风、龙卷风、洪水、雷击、连续低温天气造成水产养殖品种死亡;溃坎、漫坎致使水产养殖品种逃逸;疫病造成水产养殖品种死亡。保费按照区、镇(街道)、参保人4∶3∶3进行分摊。2013年8月16日,番禺首笔政策性水产养殖保险赔付兑现,养殖户高某顺利拿到4.59万元保险赔付款。 对于这种政府主导的政策性渔业保险,养殖户一片叫好声。2012年的中央一号文明确提出“扶持发展渔业互助保险,鼓励地方开展优势农产品水产保险”。养殖户翘首以盼政策性渔业保险能早日惠及自己。 今年一月份,广东省人民政府正式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新省九条”)对要求建立符合广东实际的巨灾保险制度,探索建立台风、强降雨、地震等巨灾风险的指数保险制度,按照灾害等级进行保险赔偿。其中,特别提及广东特色的家禽、水产养殖、水果种植等保险项目也将在加快推进之列。这就意味着,广东政策性水产养殖险有望在将来全面实施。 □南方农村报综合报道(部分内容来自《南方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