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7版:中国蔬菜育苗业高峰论坛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育苗产业蓬勃兴起买苗种菜方便简单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15年10月08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作者:


  我国蔬菜种植历史悠久,育苗移栽是生产中经常采取的方式,农户也因此积累了丰富的蔬菜育苗经验。蔬菜育苗作为蔬菜生产过程中一个重要技术环节,是获得蔬菜早熟、高产、高效、优质的有效调控手段。随着蔬菜种植环境和管理模式的转变,农户对蔬菜种苗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集约化苗场的大量涌现,促使越来越多的农户到苗场订苗。
从买种到买苗省工省心
  广州市南沙区沙尾二村的叶宝山现种有7亩苦瓜,种苗全部由附近苗场代育。十年前,他就不再自己育苗,每年,他买来种子交苗场代育,10包即可育出500棵苗。
  叶宝山告诉记者,苦瓜一般500棵苗/亩,一棵苗的费用是0.2元,算下来一亩地的育苗费大概是100元。“苦瓜一般育苗20天到一个月不等,自己育苗耗时,那段时间不如去打工。”
  据了解,苦瓜种子一包50-55粒,零售价65元左右;一亩地用10包,但由于出苗率不足,实际要用11包。南沙区沙尾二村的王女士认为,大苗场可以保证出苗率,不误农时。南沙区沙尾一村的唐生也说,育苗场的基质很好,苗都会带有基质土,成活率高,前期管理更方便。
  省工省心,让苗场越来越受农户青睐。
  今年5月,记者走访广州市主要蔬菜产地之一的南沙区,发现90%的农户放弃自育苗环节,改由育苗场代育或去苗场购苗。
  从买种到买苗,当中涌现的商机从中可见一斑,而南沙只是一个缩影。
  自1985年蔬菜穴盘育苗技术引进我国以来,各省市陆续着手穴盘育苗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记者调研发现,目前国内大大小小的苗场,不论育苗设备配置是否完善,均采用穴盘育苗技术。该技术给人的直观感受就是容易操作。
  正因为如此,在土地集约化、种植规模化的趋势下,2000年以后,尤其是2005年以来,苗场大量涌现,仅山东省育苗企业已超过500家,年育苗能力超过40亿株。
  然而,目前苗场产量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蔬菜育苗蛋糕可谓美味诱人。
育苗场须获种子经营许可
  “经营不再分装的包装种子可以不需要办理经营许可证。”广东一种子店老板疑惑,按照此规定,没有经营许可证也可以销售种苗?
  目前,除少数专业化育苗场外,育苗场大部分是家庭式作坊,如种子店转变成育苗生产商、种植能手变身为专职代繁人。他们对育苗场经营资质普遍存在类似上述的疑问。
  据业内人士反映,从事育苗的人越来越多,但具有从业资格的却很少,育苗行业需要规范管理。北京市问天律师事务所资深种业律师任晓东认为,按照《种子法》的规定,种苗经营实行许可制度。尽管《种子法》有相关规定,经营不再分装包装种子的,可以不办理种子经营许可证。但在种苗的经营过程中,育苗就必须拆开包装,因此应当具备种子经营许可证。对于应当取得经营许可证而未取得的,属于无证经营行为,是违法的。
  哪些情况下可以不办理种苗经营许可证?《种子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农民个人自繁、自用的常规种子有剩余的,可以在集贸市场上出售、串换,不需要办理种子经营许可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管理办法。
  任晓东表示,种苗生产过程中,农户找当地种植能手帮忙育苗,并支付费用。种植能手的行为属于正常的提供技术服务并赚取服务费,不属于违法行为。
  经营还怕发生纠纷,最棘手的不是假种子,而是育苗过程中以及定植以后出现问题。
  山东金百利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明国说,种子来源、育苗设施配备、嫁接人员熟悉程度、管理人员素质、砧木品种来源等都会造成种苗质量问题。发生种苗质量纠纷,如果是种苗本身质量有问题,育苗场就要承担责任。
  在众多种苗质量纠纷中,定植后出现的烂苗、死苗等情况,农户一般会向种苗经营者索赔,当然,这往往还需要考虑究竟是农户栽培方式,还是外界环境(气候、农药、化肥)等因素所造成。
  针对种苗质量纠纷责任的划分问题,相关律师大致的观点是,种子育成种苗,在销售环节增加了育苗过程,特别是经过嫁接后,生产环节增多,涉及的问题更为复杂。但总体看来,就是要区分双方责任划分问题,包括连带责任。
  任晓东举例,区分种子生产商和育苗商彼此的责任大小较难,但如果种子生产商能提供相关技术材料证明种子质量没有问题,则由育苗人承担法律责任。对于种苗扦插繁殖的行为,由种苗经营者进行的话就属于经营行为,要承担经营过程中的过错责任。
基质配比不能一成不变
  作为育苗的重要环节,如何挑选和调配适合的基质尤为重要。目前许多小规模种植户对基质本身的理化性质及可能带来的利弊了解较少,主要看别人用好就觉得好,但不知道好在哪里。但纵观南北蔬菜产区,为保证育苗质量,越来越多的种植大户、育苗场选择特定的育苗基质。
  按照市场成熟度,育苗基质大体可以分为两个类别,一是最早出现,目前被广泛使用的泥炭;另一种是椰糠、秸秆、菇渣等新型材料或者农家自制基质。
  广州生升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韩东晖认为,基质挑选需要注意5个方面。第一,原料和配方。标准原料、进口草炭、椰糠,木炭粉、微生物菌种的合理搭配是基质稳定的关键;选择国产草炭、玉米芯、牛粪、甘蔗渣、木薯渣、蘑菇渣、造纸渣等原料的产品,不确定因素多。第二,基质本身不能含大量营养元素。种苗芽期在长出心叶前营养由种子本身提供,含有大量营养元素,容易导致基质EC值过高,影响出芽率,以及初生根的长度,容易造成徒长,不利于后期“以肥控苗”的管理。第三,保证无有害菌,无虫卵。第四,疏松透气,有合适的保水保肥能力。第五,要根据季节和南北方气候差异调节基质的配方比例,以便于基质有合适的透气性、保水性、保湿性。
  很多苗场用的基质都是自己根据需要加入珍珠岩、蛭石配的;也有些基质是预混好的,由草炭、珍珠岩、蛭石、椰糠组成,苗场必须要对基质配比和特性有绝对把控。
  广州大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销售部经理罗波认为,育苗基质的配比并不是一成不变,应根据不同使用者的管理习惯、设施环境、地域差异、气候条件、品种差异而调整。例如,同样是标注0-5mm粗度的不同品牌的进口育苗土,实际纤维度、蓬松度有差异,管理方式和基质配比也会有差异。目前基质配比,泥炭:蛭石:珍珠岩=7:2:1、8:1:1、6:3:1、6:2:2,南方有的不用蛭石,比例为7:3或8:2,也有部分冬天是6:4。
  罗波说,现在进口基质开采出来pH值在3.5左右,经过调控pH值在5.5-6.5范围内,适合绝大多数品种育苗。
  □本版撰文 南方农村报记者 刘探 刘海英 制表 赵思扬
 
 
未经南方农村报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