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农村报记者 陈会玲
9月26日晚,第十届“诗歌与人·国际诗歌奖”在雷州茂德公古城隆重举行颁奖礼,美国诗人丽塔·达夫和中国诗人西川共同获得本届“诗歌与人·国际诗歌奖”,这也是这一奖项首次同时颁给两位诗人。 丽塔·达夫曾获两位美国总统颁奖 获得今年“诗歌与人·国际诗歌奖”的丽塔·达夫是美国诗坛最受瞩目的诗人之一。她1952年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1987年获得普利策诗歌奖,1993年至1995年曾连任两届美国桂冠诗人,1996年获美国总统克林顿颁发的美国人文奖章,2011年获美国总统奥巴马颁发的国家艺术奖章,这使得她成为迄今为止美国唯一接受过两位总统颁奖的诗人。 丽塔·达夫跟中国当代诗歌接触并不多,“我之前只接触过北岛,在几个场合都跟他见过面。”所以,对于获得中国的诗歌奖项,她很意外,“我原本并不知道这个奖项,受到黄礼孩的邀请后我查找了很多资料,非常地感兴趣。另外,我也正在阅读黄礼孩的一些诗歌,非常喜欢。” 对于丽塔·达夫的获奖,授奖词是这样写的:“丽塔·达夫的诗歌措辞简练、清新自然,她选择平实的、寻常的、为人所熟悉的生活来揭示真谛,其无限近似于蓝调的底色有着令人顿悟的品质。” 今年颁奖典礼,恰逢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丽塔·达夫在答谢辞中说:“通过诗歌我们与外界分享经验,跨出时代,四海为家,我们也不再那么孤立了。这一届‘诗歌与人·国际诗歌奖’巧逢中秋节,亲朋好友相聚,可谓大好时光,我也觉得自己属于一个比以前更大的大家庭。” 西川为汉语诗歌衍变添加新的可能 同获第十届“诗歌与人·国际诗歌奖”的西川,早已是国内著名诗人,同时也是一名散文家、翻译家。 黄礼孩在授奖辞中这么评价西川:“他的写作倾向于散文化、戏剧化、长句化,这让很多人无所适从,他也因此变成一个充满争议的诗人。事实上,作为出色的翻译家和多种文体的创作者,他具有非同寻常的创造活力,他拒绝用一般性讲述世界,他所有的才华和冒险都是在为汉语诗歌不断发生衍变添加新的可能。” 对此,西川表示,“获这个奖我感到荣幸”,因为,“这是一个我认同的奖项。我敬重民刊《诗歌与人》的主编黄礼孩先生多年来为当代中国诗歌所做出的独特和独立的贡献。他既不是政府部门,也没有国外那种基金会系统的支持。他一个人做成这些事,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作为国内的著名诗人,他对“诗歌与人”奖并不陌生,“前九届获奖诗人的名字我都知道。我对其中有的诗人的作品更了解些,甚至充满敬佩。” “诗歌与人国际雕塑园”落户足荣村 “诗歌与人·国际诗歌奖”是一个纯粹的民间诗歌奖项,由黄礼孩创设于2005年,每年颁发一届。每年的评奖工作,由《诗歌与人》杂志主编黄礼孩独立承担。著名诗人安德拉德、彭燕郊、张曙光、蓝蓝、英娜·丽斯年斯卡娅、托马斯·萨拉蒙、东荡子、扎加耶夫斯基先后获得此奖项。2011年4月,第六届“诗歌与人·国际诗歌奖”颁发给了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姆,当年10月,他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国内外诗坛曾一度引起轰动。 黄礼孩表示,这个奖项已颁发到第十届,虽然中间面临过许许多多的困难,但获奖者的名单得到诗坛和读者的普遍认可,公信力不断提升,也让国内诗歌爱好者认知到更多有国际性影响的大师级诗人,让诗歌火种得以传播。黄礼孩还说,重要的是诗歌而不是诗歌奖。 为达成诗歌与艺术的结合,今年黄礼孩邀请了两位波兰著名雕塑家为两位获奖者创作了两座奖杯雕塑。其中,丽塔·达夫的雕塑奖杯由斯坦尼斯瓦夫·拉德万斯基创作,西川的奖杯雕塑由女雕塑家维西尼耶夫斯卡完成。 9月27日,“诗歌与人国际雕塑园”落成仪式在雷州市龙门镇足荣村举行。雷州半岛是黄礼孩和赞助方茂德公陈宇共同的故乡,促成这次双方合作的是一份共同的情怀,对家的眷恋之情。因而,这次的“诗歌与人·国际诗歌奖”在雷州举行,被寓意为“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