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7版:农村财富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从“白肉”到“红心”,现在又来了“三红”,果色越红价格越高?
新品种当“红”,蜜柚要不要换种?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15年10月10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作者:

  制图:曾庆博

  南方农村报记者 杨吉龙 见习记者 叶思敏
  进入9月,梅州地区蜜柚开始集中上市。不同品种的蜜柚,价格形成明显的“层级”差别。与去年相比,今年白心蜜柚收购遇“冷”,套袋白心1-1.3元/斤,不套袋的低至0.5-0.8元/斤。红心蜜柚价格则相对稳健,维持在2.6-3元/斤。而近年来快速扩种的三红蜜柚,在上市初期价格高达8元/斤,集中成熟期则在3.6-5元/斤。
  如今三红蜜柚、红心蜜柚收购价远高于白心蜜柚,无疑让种植白心蜜柚的柚农动起换种的心思。然而,换什么品种,划不划算,换了品种后期市场行情如何等问题困扰着柚农。
  梅州市五华县汉丰种养合作社理事长张汉华告诉记者,前些年梅州沙田柚的售价不太好,许多柚农纷纷转种时价好的红心蜜柚,而这两年三红蜜柚售价较高,转种一下子又变了风向。
换种博预期,也要担风险
  换种究竟值不值,这是关键问题。
  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柚农李成军就尝到了换种新品种的好处。6年前,李成军将300株白心蜜柚全部换种成当时炙手可热的红心蜜柚。今年中秋前夕,他把果园里最后一批红肉蜜柚以2.6/斤的价格卖出,安心过节。虽然现在红心蜜柚的价格不如当年,但比起白心蜜柚,每斤高出至少1元的收购价,还是让他稳住了收益。
  同样,换种新品种有回报,也有相应风险,譬如后期价格变动、自然灾害、产出的果实质量较差、成本回收慢等。虽然现在白心蜜柚受到红心、三红蜜柚的冲击,但梅州市梅县区石扇镇柚农罗雄剑却坚持不换种。
  “我们这里长期种植白心蜜柚,管理水平高,柚子品质稳定、化渣多,相对于红心、三红蜜柚来说,不容易出现木质化,只要收购价在1元/斤以上,就不会亏本。”罗雄剑认为,换种的三年时间内,基本无收入,多数柚农难以承担这个风险;如果跟风换种三红蜜柚,到时三红将成为大众品种,集中在农历七月二十到八月初十这段时间上市(成熟期在20天左右,否则会出现木质化),更容易出现烂市滞销;而白心蜜柚到时候反而变成了稀有品种,价格并不一定低。
  目前,梅州、平和地区经过多年发展,田地、山地已达到饱和状态,育苗扩种受到土地限制。如果要换种,一小部分余有空地的柚农可开辟果园种新苗,而对于多数无地可种、只有树龄较长果园的柚农来说,只能砍掉处于盛果期的白心蜜柚进行高接换种。但柚子需要3年才能投产,5-6年后进入盛果期。
  “换种柚子其实就像在赌博。”在平和县种植户卢裕生看来,蜜柚3年之后才能挂果,意味着三年内只有支出而无回报。“这个风险太大了,红色的蜜柚现在是非常受欢迎,但以后消费者的观念会不会变化,还是不是这个价格谁也说不准。”
  “市场价格瞬息万变,谁也说不清楚,建议换种最新的品种。”张汉华认为,前些年梅州沙田柚的售价不太好,一斤只能卖到1.4元,当时红心蜜柚3.5元/斤,许多人纷纷转种红心蜜柚;而今年红心蜜柚的售价为2.5-2.8元/斤,沙田柚去年最高卖到4.5元/斤,换种的人就少了。
  同样,换种品种的遗传性状也存在不稳定的现象,柚农应该警惕。梅州市松口镇柚农刘澄华告诉记者,梅州的三红蜜柚多是从平和引入,有些种苗商信誉低,将不纯正的种苗或者接穗出售,以次充好,导致长出的三红蜜柚红皮不红,甚至出现红皮、红绵、白肉的现象。换种有一定的风险,因此要权衡利弊后再做选择。
品种如潮流,一波又一波
  如果确定要换种,那换什么品种好?
  独具“红火”的特点,象征着喜庆与祥和,区别于白心柚的“单调”,红心蜜柚、三红蜜柚相继成为柚农的新宠。
  自1998年,红心蜜柚在平和县小溪镇的白心蜜柚果园被发现开始,其价格在2001-2002年间节节攀升,最高达到每斤80元,经济效益非常可观。经过2003-2006年的大规模种苗培育和高接换种,红心蜜柚逐渐成为梅州、平和地区主要新种品种。梅州市大埔县从2005年开始引种红心蜜柚,目前该品种种植面积已达11.5万亩,超过白心蜜柚。大埔一跃成为广东最大的红心蜜柚种植基地。
  梅州地区的红心蜜柚从无到有,2008年,其收购价保持在8元/斤的高位。随着盛果期的到来,价格有所下滑,2011年之后,价格趋于稳健,维持在3元/斤左右。“相比于白心蜜柚和沙田柚,红心蜜柚的品质(颜色、口感)和价格一直保持稳定。”梅州市金柚协会执行秘书长钟雄泰估计,未来几年,红心蜜柚的价格变化不会不大。
  三红蜜柚的出现,掀起了另一波换种热潮。2009年,福建平和县种植户发现由红心蜜柚芽变而来的三红蜜柚,之后三红蜜柚的发展历程便与红心蜜柚如出一辙。
  首批三红柚只作为展销品、礼品出售,价格高达100元/个。2011年,梅州柚农开始大规模引种,促成了三红蜜柚的种植高潮。三年后,梅州地区第一批果大量成熟,其地头收购价格开始回落至5-8元/斤,今年三红蜜柚价位则维持在3.6-5元/斤。
  相比红心蜜柚,“里外通红”的三红蜜柚更受柚农和市场认可,成为换种的热门品种之一,当然这不仅仅是因为经济效益好。“当前三红蜜柚仅集中在梅州、平和两地,面积约2万亩,树龄2-3年,未到盛果期,市场供应量尚少,并且品质好于红心蜜柚,高价将可持续5年以上,最终三红蜜柚的价格不会低于红心蜜柚。”平和县农业局农艺师周长征常年在梅州指导柚农种植管理,他告诉记者,白心、红心蜜柚成熟时表皮均为黄色,收购时需要取样,切开果实才能区分,而三红蜜柚表皮为红色,收购商通过表皮颜色就能快速辨别,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工成本,种植和市场优势更为明显。
  黄金蜜柚的发现,也许为柚农提供了更多的选择。2013年,平和县国强乡古爽村柚农赖智松果园中的一株白心蜜柚发生芽变,结出了皮、绵、肉均为金黄色的柚子,独具一格,被称为黄金蜜柚。“一个黄金蜜柚有人出价1000元购买,但我不愿意卖。”在黄金蜜柚果园,赖智松告诉记者,目前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培育种苗和接穗,1年的种苗价格在30元以上,而高接换种需要的接穗至少20元一条。
换种应循序渐进
  为了尽可能地降低风险,专家建议,如果换种,不要一下全部进行。
  周长征认为,农户可以先换掉果园内一半的果树,三年后再视情况要不要换掉另一半。“留下一半的果树,这样三年内也不至于没有果卖,风险相对来说较小,柚农也能有持续的收入支撑。”
  “以三红为例,三年后首批每株可产果50斤左右。”周长征指出,第四年株产量可提高到100斤以上,以后逐年增加,盛果期同样可挂果200斤。
  据了解,10年树龄的白心蜜柚,株产在200斤左右,亩密度40株,亩年收入约在1.2-1.4万元之间。如果换种三红蜜柚,每株可接芽5个左右,成本2元,加上人工成本,每株完成换种总成本约6元。
  “三年后第一批果成熟后,假定市场价格维持在3.6-4元/斤,则亩收入约0.8万元,第四年收入1.4-1.6万元,即可超过同期的白心蜜柚,以后随着盛果期的到来,收益则会逐渐增加。”刘澄华认为,换种类似于一种投资行为,三年的空白期无收入,确实需要认真考虑。一旦换种三红蜜柚,一定要选用信誉较高种苗商提供的纯正健壮的种苗和接穗。
|技术|
高接换种操作
  1、换种季节:树体进入半休眠状态的冬尾春初时节嫁接成活率最高,也可选择摘果后一个月进行,此时柚树枝叶茂盛,根系发达。同时嫁接后芽梢生长较整齐,病虫为害较少,易于管理。
  2、接芽选择:接芽应选择品种纯正,生长健壮,果形好,无检疫性病虫的成年结果树。采芽时应采取树冠中上部向上斜生的秋梢或春梢,要芽眼饱满,粗细适中。
  3、砧木树准备:嫁接前把砧木树在距地面一米左右锯断(小树用修剪刀),后根据分叉情况与角度在50-80公分高处锯平,创面周边用嫁接刀修平,防止边皮或木丝扎破薄膜。
  4、嫁接方法:
  (1)开接口。在截干口下1公分处落刀下削,削开皮层,长度约1.5公分,切口长度与接芽后部三角体长度相等,要靠紧接口皮层,不留空隙。
  (2)嵌芽、包扎薄膜。每个枝干接一个芽即可,嫁接部位用清沽的膜带在芽前落带,抽紧缠绕芽背,使接口皮层与接芽三角体合紧。15天后,新长出的芽就会冲破薄膜,一年可长6-7次新梢,枝干不断分叉,快速成长。
  5、接后管理:
  (1)检查成活率和补接。嫁接后15-20天,及时查看成活率。如接芽萎、颜色变暗变黑,就表示没有成活,应及时补接,才有利于生长整齐。
  (2)防病虫危害。注意防治红蜘蛛、潜叶蛾,同时做好炭疽病、溃疡病、疮痂病等常见病害的防治。
  (3)及时抹除砧木树侧芽。特别应注意切口周边砧木芽的抹除。以免消耗养分,影响接芽生长。抹芽不砌底,造成红、白混杂,影响果品品质。
  (4)肥水管理。在施肥上,从嫁接前一星期至接芽长梢展叶转绿前一般不宜施肥,以后每次长梢可薄施一次有机液肥配搭少量化肥,促进新梢健壮生长,有利于加快树冠的形成。
  (部分来源于《琯溪蜜柚新品种栽培实用手册》)
 
 
未经南方农村报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