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农村报讯 (记者郑朝武)近日蜜柚大量上市,很多人剖开柚子发现果囊爆开,汁胞露出,这种现象被称为果实裂瓣。同时部分汁胞出现硬化,俗称汁胞粒化。为此,南方农村报向种植户和有关柑桔专家了解,得悉蜜柚裂瓣多为品种问题,而汁胞粒化与品种、栽培管理和采收时间有关。 广东农科院果树所研究员吴文表示,很多蜜柚会出现裂瓣,这可能是品种问题,不影响蜜柚的品质。广东杨村华侨柑橘场柑橘研究所研究员蔡明段表示赞同,“裂瓣与其品种相关,品种少核相关,栽培管理上的不当管理也会引起裂瓣。”梅县松口镇壹号农专家吴浪表示,不像裂果,蜜柚裂瓣不影响卖相和销售,这与品种和水肥管理不均衡有关。 除了品种原因,缺硼时果实也容易裂瓣,未授粉的蜜柚或永嘉早香柚果实裂瓣更严重。对此,梅州市诚信农资总经理刘旭斌表示赞同,很多柚农偏施化肥,加之长时间干旱未能淋水,裂瓣发生较为严重,当果实膨胀过大也容易出现裂瓣。因此,适当授粉,控制果实大小在2kg以下,增施有机质,适量补充硼元素。吴浪建议,合理做好肥水管理,可及时淋施有机质水肥或采用水肥一体化。 伴随着裂瓣,部分蜜柚也出现汁胞粒化。“新挂果柚树容易出现果肉粒化,同时施肥不合理也容易出现汁胞粒化。”梅县松口镇蜜柚种植大户梁生表示,大部分果园在山坡地,管理上要注重保持水肥供应稳定。汁胞粒化也可能是提早采收引起,蔡明段表示,肥水管理不到位也会加重汁胞粒化。梅江区志刚农资经营部总经理李志刚也表示植株管理偏氮或偏钾缺钙都对汁胞粒化有影响,他建议柚果生长期若遇到20-30天连续干旱少雨,应及时淋水。 汁胞粒化多在果实生长后期(即9月中下旬)出现,且与果实正常种子数的有无与多少有关。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副教授刘勇表示,正常种子少或无,汁胞粒化较严重,且多从顶部开始。据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谢志南研究发现,叶片钙含量偏低,果实粒化程度加剧,而当叶片硼元素含量增加,汁胞粒化程度会减弱。土壤中有效铜含量增加,会令果实粒化程度加重,但可减轻果实裂瓣。汁胞粒化与果型有一定关系,李志刚表示,蜜柚偏圆形则皮薄肉脆清甜多汁,而圆锥形蜜柚多皮厚汁少汁胞粒化严重。 果实粒化裂瓣等日益严重,与生产上盲目追求高效益,滥用化肥、生长调节剂以及提早采收有关。平和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黄育宗表示,对琯溪蜜柚要不断提纯复壮,同时推广营养诊断施肥技术,合理挂果并控制果实大小,控制在2kg以下,适时采收。 另外,少施钙肥和有机肥,汁胞粒化会较明显。刘旭斌表示,使用有机质肥料多的蜜柚肉质软化多汁口感良好。补钙要早,在花蕾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进行叶面喷施含钙含硼叶面肥。李志刚建议重施有机质肥料,不偏施氮肥和钾肥,合理使用复合肥。对此,梁生深有感触,“在冬肥埋施足量有机肥,六月后少用化肥,可多淋施花生麸水。自从增施有机肥后,汁胞粒化发生几率明显减少。” 当然异花授粉能有效减轻蜜柚汁胞粒化程度,还能提高坐果率,刘勇建议果园可配栽坪山柚作为授粉树。采用细胞分裂素或芸苔素内酯保果,比赤霉素能有效减少汁胞粒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