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版:要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建美丽乡村可申请三百万国家补助
我国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建成6000个美丽乡村,中央财政将大力支持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15年11月17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作者:陈立新

  建设美丽乡村离不开全社会的参与。图为惠阳区良井镇的干部在村庄打扫卫生,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南方农村报讯 (记者陈立新)11月12日至13日,全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座谈会举行。财政部农业司司长王建国在会上表示,从明年起,中央财政按照每村每年150万元的标准,连续支持两年,计划“十三五”期间在全国建成6000个左右美丽乡村。也就是说,被纳入名单的村庄,未来两年将获得高达300万的中央财政补助。
  300万能干什么?作为清远农村综合改革试点的英德西牛镇金竹片区综合服务站,花了100万;阳山杜步镇元江村在村内修建小公园,在小溪两旁修砌防护栏,并将村内十多座农房改造,用了120万。
  “美丽乡村”这一课题由来已久。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包括“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具体要求。在十一五到十二五期间,新农村建设内容不断丰富,各省市也纷纷制定美丽乡村计划并付之实践。
  年初,习近平主席在云南省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考察时强调:“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
  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印发,建设“美丽中国”自此有了纲领性文件。作为“美丽中国”建设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美丽乡村”建设成为我国在生态文明这一全人类发展命题中的主要发力点。
  在广东,增城、花都、从化等地2011年起在省内最早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近年来,广东美丽乡村建设也在广泛开展。
  2014年4月初,经过一年多的打造,广州市第一批14条市级美丽乡村试点创建工作顺利通过考核验收,白云区白山村等9个村被授予“广州市美丽乡村”称号。在阳江,今年年底120个美丽乡村创建村将迎来验收。在清远连山,美丽乡村建设以村民自治为抓手,发挥村民理事会作用,激发村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和管理的热情,建立公共设施保养维护、环境卫生动态保洁、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等村规民约,形成村民“共谋共建共管共享”长效管理机制,营造文明乡风。2015年,连山共有12个自然村被列入2015年美丽乡村建设范围。
  在制度建设方面,惠州市走在了前列。4月初,《惠州市巩固文明成果三年提升计划实施方案(2015-2017)》印发,明确提出要紧紧抓住民风建设和环境整治两个重点,深入开展“清洁先行”“清水治污”“绿满家园”三大行动,同时抓住“美丽心灵”这个关键,加大以城带乡、城乡共建的力度,组织各类文明单位建立对口扶持联络点。惠州市长麦教猛提出今年见成效、2017年实现“家园洁、水质清、绿满园”、2020年实现“上水平、大提升”的目标。
  广东的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11月3日,罗定市人民政府与广东省绿盟公益基金会围绕美丽乡村建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绿盟公益将在规划合作、资本引入和文化建设三个重点领域,在当地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乡村建设模式。罗定市副市长梁国健表示,希望绿盟能发挥社会组织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和社会号召力,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创新可持续商业模式。
  “广东的新农村建设,与广东作为经济大省的地位还不相称。”9月9日,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杜金沛指出,广东新农村建设建设资金有待增加、农村建设规划滞后等问题:多数农民经济状况不佳,集体经济发展远远跟不上农业、农村发展的需要,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仍然是制约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农民的建设规划意识淡薄、村庄布局混乱等问题依然较大范围内存在,缺乏整体与专项、长远与近期的统筹规划。
 
 
未经南方农村报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