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10版:水产、广州价格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维C、钙泼水,对对虾蜕壳并无直接帮助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15年11月17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作者:彭日立

  会议当天,合计250多人共同探讨冬棚虾养殖。   彭日立 摄

  南方农村报讯 (记者彭日立)11月16日,“粤海杯”第二届广西冬虾养殖探索交流会在广西北海银滩一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次会议邀请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王雷研究员,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黄倢研究员等专家,企业技术精英以及全国各地对虾养殖户合计250多人,共同探讨冬棚虾的养殖。
  由于温度的限制,在正常情况下,除了海南,大部分地区需要搭建塑料大棚,才能协助南美白对虾越冬。冬棚虾的养殖面积比白水塘少得多,因此冬棚虾的价格要比白水塘的价格高不少,每年价格最高的时候基本都在春节前后,以40支/斤的规格来讲,养殖成本在10-15元/斤,而销售价格可达25-35元/斤。因此,尽管如今虾越来越难养,但尝试冬棚虾的人依旧络绎不绝。
  据业内媒体人士李钒介绍,在广东、福建、江苏如东,冬棚养虾都逐渐形成规模,2015年广西的冬棚面积大概在1300亩左右,广西冬棚虾的发展仍然有很大的空间。
  面对如此恶劣的养殖环境,惠州爱试灵生物科技公司总经理陈峻荣认为,养殖户在养殖中必须养成防控意识,目前一些常见的疾病源,通过培养基、试剂都能在养殖初期检验出,虾苗有没有带弧菌,微生态的产品能不能够产生效果,都能够通过检测检验其效果。
  “冬棚虾水质管理中,维护水体藻类的稳定,减少水体亚硝酸的提升是关键。”广州市胜维饲料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施卫民认为不要随意使用消毒剂,应该保持藻类稳定。此外,施卫民认为,在蜕壳阶段,许多养殖户习惯性使用维C、钙泼水原则上对虾蜕壳没有直接的帮助。
  施卫民表示,虾蜕壳主要受对虾体内蜕壳素分泌程度的调控。在冬季养殖中,应做好换壳护理工作:第一,及时提高对虾脱壳素分泌的营养基础;第二,换壳期保持水中充足的溶解氧;第三,换壳后需要按需补充生物效价高的钙。
  王亚军助理研究员表示在冬棚这种封闭或半封闭生态环境,空气流动少,氧气含量低,光照时间短且弱,藻类生长不旺盛,产氧量不足。他建议改变单一的增氧方式,采用综合增氧模式,即微孔增氧,叶轮增氧,水车增氧结合。通过饲料发酵,补充有益微生物,提高消化率,提高饲料营养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