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10版:种植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是精品好荔枝蒂蛀虫一来毁所有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17年05月11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作者:

  扫一扫,获取更多荔枝种植技术。


  南方农村报记者 徐灿红

  当下,广东多数荔枝产区进入荔枝坐果期。果农迎来与荔枝蒂蛀虫的关键一战。作为侵害荔枝的头号害虫,荔枝蒂蛀虫在荔枝谢花后出现,一直持续为害到荔枝成熟。如果防治不当,极可能导致落果加剧,甚至颗粒无收。
老果农仍不识蒂蛀虫
  去年,由于荔枝产量大减,荔枝收购价较往年翻番,本是大丰收,但采摘时,不少茂名市果农发现荔枝遭受荔枝蒂蛀虫为害,不仅落果多,还因虫果率高被收购商压价,尤其是电白区,个别百亩荔枝园颗粒无收,损失超百万元。
  茂名市电白区荔枝种植户陆国伟的果园就是其中之一,2016年800多棵黑叶来花8成以上,比周边还高出3成,挂果时挂果量大,当时预计产量超10万斤,但果实成熟后,大多数脱落,这才发现蒂蛀虫为害严重。整个果园只收了几千斤果,卖果收入还不够前期投入。据陆国伟分析,果园按往年经验防治,可能因周边果场没有防治彻底,导致农药防治效果未达标。
  阳西荔枝协会会长补建华介绍,荔枝蒂蛀虫每年都要防,但仍有很多果农防不好,用药时机、用药种类、喷药部位都会影响荔枝蒂蛀虫防治效果。茂名市电白区荔枝种植大户杨华欢介绍,不少果农对蒂蛀虫认知不够,很多果农打了几十年蒂蛀虫,仍不认识成虫。
四种方法预测虫情高峰期
  近期,已坐果的荔枝树会经历生理落果期,每棵挂果荔枝树下掉落很多手指头大小的青果。这些青果被果农看做正常生理掉果而忽视,但有人把这些青果捡回去还派上了大用途。
  4月底,记者跟随茂名市水果局调查茂名荔枝蒂蛀虫发生情况,走访当地几家规模化种植的荔枝园。记者发现,每到一个荔枝园,茂名市水果局的工作人员就拿出一个可封口的塑料袋,在荔枝园里随机捡落下的青果。茂名市水果局副局长刘付峤告诉记者,捡回去的青果用来做荔枝蒂蛀虫虫情预测,记录落果里的虫果率发生高峰期,以推测成虫暴发高峰期。
  预测蒂蛀虫成虫爆发高峰期的方法多种多样,记者和多位果农交流后发现,有些果农通过零售店指导或凭自己经验,固定间隔一段时间用一次药,通常一周一次,这种方法较盲目,没有针对成虫发生高峰期用药,往往防治不彻底。也有果农根据各地农业局发布的虫情预测信息,在成虫发生高峰期用药,但受限于各地农业局发布虫情预测信息的及时性,可能错过用药时间。还有的果农见虫就用药,费人工且防治时机难以把握。
  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虫害防控岗位专家、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陈炳旭介绍,荔枝蒂蛀虫预测预报有四种方法,其中化蛹进度预测法、化蛹分级法比较专业,还有摇树惊蛾法、成虫羽化预测法,这两种方法操作简单,但误差较大。
  茂名市电白区荔枝种植大户杨华欢认为,摇树惊蛾法简单易操作,适合绝大部分果园。蒂蛀虫成虫喜欢横在果树内堂树干上栖息,用脚踹动树干就能惊飞蒂蛀虫成虫。果园随机选择10棵树如法实施,如果发现飞逃蒂蛀虫超过3头,就需喷洒农药。
  刘付峤认为,摇树惊蛾法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震树时间难确定,不可能天天去震树。二是蒂蛀虫世代重叠严重,高峰期有误差。三是树冠太大,看不清到底有几头虫。根据化蛹进度预测法比较准确,也不难操作。捡一定数量的落地果,放在密封塑料袋里,然后每日记录化蛹数,计算化蛹率,根据化蛹率最早的时间,推测出成虫爆发高峰期。一般而言,蒂蛀虫从化蛹到成虫羽化需要5-8天时间,气温越高发育越快。补建华认为,荔枝蒂蛀虫前三代防治好,尽量减少虫源,后期用摇树惊蛾法就比较容易判断。
综合防治使化蛹率低于3%
  杨华欢的荔枝园是茂名市水果局定点监测荔枝蛀蒂虫的示范园,根据茂名市水果局监测信息显示,从3月底到4月初,杨华欢果园的蒂蛀虫化蛹率从8.87%降至1.81%,达到比较好的防治效果。刘付峤介绍,荔枝蒂蛀虫不可能彻底清除,比较理想的防治效果是控制蒂蛀虫化蛹率在3%以下。杨华欢的荔枝园蒂蛀虫化蛹率得以控制,就在于及时掌握了蒂蛀虫成虫的发生高峰期,在高峰期用药。
  杨华欢告诉记者,他果园有200多亩白糖罂和妃子笑荔枝,今年成花率在8成以上,预计有20多斤果。因此,今年荔枝开花后,他就在荔枝园里住了下来,看护荔枝成熟。他介绍,4月1号开花后开始防治蒂蛀虫,分别针对荔枝成虫和卵进行用药,其中成虫高峰期,使用甲维盐+毒死蜱,卵期高峰期使用联苯菊酯+5%氯虫苯甲酰胺进行防治。
  陈炳旭认为,防治蒂蛀虫的正确做法是在中果期之前,通过预测蒂蛀虫成虫高峰期防治,果实着色掉头后通过摇树惊蛾法或直接观察法判断喷药时期,后期可根据果园成虫发生情况随时调整药剂种类或补喷药液。他建议,在成虫羽化高峰期,可选用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联苯菊酯、异丙威、阿维菌素等药剂,全园喷雾,重点喷树干内膛枝条。在卵孵高峰期,选用高效氯氰菊酯或高效氯氟氰菊酯,搭配除虫脲或灭幼脲,全园喷雾。高效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药剂可灭杀蒂蛀虫成虫,除虫脲和灭幼脲等药剂可灭杀蒂蛀虫卵和初孵幼虫,两类药剂混合使用有效提高防治效果。
  在农药防治的基础上,尽量清理地上枯枝、落果,集中销毁以减少病虫源。有条件的果园可采用灯光诱杀尺蠖、夜蛾、金龟子等害虫的成虫,对防治蒂蛀虫成虫也有一定效果,刘付峤补充。
 
 
未经南方农村报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