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

宾川水果“能屈能伸”:人早它更早人晚它更晚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7年07月01日版次:07

  沃柑近年来在宾川发展迅速。

  南方农村报记者 杨吉龙
李金玺 蒋正中

  夏秋赏葡萄,冬春观柑橘。地处高原、光热资源丰富,云南省宾川县的水果与全国其他产区比,有明显“季节差”。宾川葡萄比全国其它产区早上市40天左右,正好填补了5-6月的市场空白;柑橘晚熟,春节后沃柑、柳叶桔等柑橘品种“姗姗来迟”,市场竞争优势明显。
  当前,宾川成为拥有18余万亩葡萄、10余万亩柑橘的特色水果种植大县,被誉为“高原葡萄城,南国吐鲁番”,也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柑橘之乡”。
发挥气候水利优势
夯实水果种植基础

  宾川位于金沙江南岸云贵高原西南部,属于亚热带冬干夏湿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区,光热充足,干旱少雨,立体气候明显。“宾川素有‘热区宝地、南国吐鲁番’之称,特别适宜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宾川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杨泽亮表示,气候资源得天独厚,是葡萄、柑橘等优质特色水果产业兴起的基础。
  宾川县宏源农副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理事会主任铁余斌,是当地有名的种植大户,种有葡萄100余亩。“我们生产销售的葡萄是‘靓货’,合作社带动了全县600多家农户,一年生产葡萄8000多吨,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畅销。”铁余斌告诉记者,葡萄产业快速发展先得益于自然优势,后发于政策支持。
  水果种植生产离不开水源,便利的水利设施不可或缺。虽然光热充足,但宾川年降雨量只有530mm,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一直以来,干旱少雨制约了当地农业发展。“引洱入宾工程是宾川农业快速发展的助推器。”宾川县农业局局长徐东柱介绍,1994年该工程通水,20多年来累计引用洱海水10多亿立方米,从根本上解决了宾川干热坝子的供水问题。
  当前,宾川全县输水干支渠总长411.02公里,农田水利化程度达80.4%,超过一半的葡萄园铺设了滴灌设备。
  引洱入宾工程通水后,宾川的水果产业开始充满勃勃生机。2005年,宾川水果面积达10万亩,到2016年,以葡萄、柑橘为重点的优质水果近30万亩。当前,宾川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早熟鲜食葡萄生产县,柑橘种植面积10余万亩,相继被评为“中国柑橘之乡”、“中国葡萄之乡”。
主打葡萄早熟市场
瞄准空挡抢先开售

  每年6-8月份,全国鲜有红提葡萄上市。凭借独特的气候优势,每年6月份,宾川红提葡萄比新疆等其它主产区提早40天左右成熟,填补了全国乃至世界红提葡萄市场的空白。正因熟期优势明显,1992年引入的红提逐渐成为宾川主栽品种,其面积、产量约占全县葡萄种植总量的90%。
  放眼全国,宾川红提有早熟优势,然而宾川县内,品种结构过于单一。“红提在宾川集中于6-8月份上市,往往在一定时期内形成销售高峰。”宾川丰源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文表示,这导致市场交易量在“瞬间”达到饱和,葡萄价格下滑,进而影响农户种植积极性。
  近年,宾川县开始调整早熟、中熟和晚熟品种的种植比例,从成熟期上优化品种结构,将早熟市场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宾川县农业部门先后引进葡萄新品种100余个进行观察和试验示范,已初步筛选出部分适合宾川种植的优良品种。”徐东柱介绍,早熟无核、大粒、品质好、耐贮运的品种是今后发展并主推的品种。
  当下,宾川葡萄品种结构趋于合理,早、中、晚品种搭配,不同乡镇按照不同气候特点分散上市。如低热河谷区光热资源特别充足,主推早熟甚至特早熟的品种,而高海拔地区,则选择中晚熟品种。
  5月份,温室大棚的葡萄会率先成熟,品种以维多利亚、夏黑为主;6月份,金牛镇的红提葡萄集中上市,这是宾川葡萄上市量最大的时候;6月底至7月中旬,力角镇、宾居镇的红提和克瑞森葡萄上市;7月中旬至8月初,大营镇、乔甸镇的红提和克瑞森葡萄上市。
引导种植晚熟柑橘
错时上市斩获高价

  宾川反季节柑橘种植红火。每年春节后,全国柑橘上市高峰期已过,但在宾川,沃柑、柳叶桔、岩溪晚芦(柑)等柑橘品种正逢成熟期。据宾川县农业局统计,今年3月份,当地沃柑地头收购价达19-20元/公斤、岩溪晚芦(柑)价格在11-12元/公斤、柳叶桔为6.2-7元/公斤,产品畅销全国且价格高企。
  “晚熟柑橘大多在果园就被抢购一空,价格是普通柑橘的2-3倍。”供职于宾川县金牛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的彭翠仙透露,采用技术措施,控制花芽分化,可以推迟柑橘成熟期。
  而在此之前,宾川柑橘经历过“阵痛”。2008-2009年,宾川柑橘销售遭遇“寒流”,当时宾川80%以上的柑橘为11月到次年1月上市的中熟品种(脐橙、椪柑等),与全国柑橘上市季节“撞车”,市场饱和,且交通、销售渠道等方面处于竞争劣势,效益很低。
  2009年,宾川柑橘有9.4万亩,之后种植面积逐年萎缩,果农开始改种葡萄。2014年,柑橘种植面积降为6.7万亩。随后,宾川县开始对全县柑橘品种进行宏观调控,引导果农将一些中熟品种的柑橘树挖掉,改种成次年2-5月上市的特晚熟品种,与全国大部地区的柑橘成熟期错开时间,形成错时竞争。
  改变带来优势。2016年,宾川沃柑最高卖到28-30元/公斤,部分果农亩收入超过10万元。宾川一农资公司负责人透露,宾川沃柑在3-5月份成熟,也正好填补了国内市场的空白,所以卖价高,种植效益好。
  目前,宾川柑橘产业形成了早、中、晚的品种格局,特早熟品种以兴津、南丰蜜桔为主,在8-10月上市;中熟品种以椪柑、脐橙为主,比例降至50%以下,在11月至次年1月成熟;晚熟品种以柳叶桔、岩溪晚芦(柑)、沃柑为主,种植面积提升,在次年2-5月份上市。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