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养殖户问:进入6月后加州鲈出现大量死亡,主要症状是按正常食量投喂后,塘口第二天出现200-500条死鱼,如果不及时停料或减料,第三天死亡量会超过一千条,塘头难以见到趴边或暗游的病鱼。
徐力文(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现象剖析
解剖漂浮的死鱼,可见肝脏一般淤血严重而呈暗红,同时围心腔中积集大量血水和血凝块,鳃腔后缘因围心腔充血而凸起,养殖户称为“喉咙出血”或“心脏出血”,脾脏有一定程度肿大,其它内脏器官未见明显异常,约2-3成死鱼胃或肠道中有残饵。
停料或减料到三成以下后死亡量明显下降,但只要加料死亡量又骤升,这种损耗投喂冰鲜和颗粒料时都会发生,喂冰鲜的死亡量稍低。取多个塘口相对新鲜一些的死鱼分子学检测并没有明显虹彩病毒或弹状病毒阳性。
从多个养殖区走访看,塘口配备增氧机少,水浅和不重视底改及底部溶氧不足的塘出问题严重,为赶头批鱼上市而加大投喂量的塘口出问题多。
◎外部因素
自5月28日后佛山地区气温骤升,从29日后到6月12日持续近两周34℃以上,水温也多日维持在32℃左右,加之台风前期闷热,对喜好水质凉爽的加州鲈来说,突升的高温对其造成严重热应激。此时不注意控料,鱼体就会因过饱而引起代谢性耗氧量增加,代谢性酸性产物和氨代谢排出产物也随之增加,高温下水体溶氧本身就低,池塘底部氨氮亚硝酸盐超标,溶氧不足,容易出现“高温饱食缺氧应激死亡症”;
即使水体溶氧高于鱼体生存溶氧,在高温饱食情况下,机体代谢需氧量得不到满足,缺氧导致心脏满负荷运转也不能及时泵出回流围心腔的大量血液,致使“喉咙出血”。
这种应激症状与摄食时突然打转死亡的“血窦病”明显不同,而是摄食后沉底死亡,水面无病鱼。6月14日后佛山地区气温趋于下降,加之养殖户的控料措施,加州鲈的高温缺氧应激死亡症状明显缓解。
◎对应处理
5月后佛山新鱼病毒性溃疡病例比去年明显增多,细胞肿大属和蛙病毒属的虹彩病毒检出率相当,往年以蛙病毒属占优势;今年在多个池塘检测到两种虹彩病毒混合感染,导致10-60g规格苗种大量死亡。
加州鲈虹彩病毒病主要症状是体黑、趴边或暗游水面,体表斑状出血性溃疡,背鳍基部或尾柄红肿溃疡,脾脏常有肿大。发病池塘使用刺激性强的消毒剂、大量换水或投喂过多都可导致死亡量增加。
今年佛山地区加州鲈投苗量至少增加两成,很多养殖户为赶早上市而加大投喂量,忽视溶氧管理和底改。进入高温季应及时控料增氧,加深池塘水位,去除不科学的定期杀虫习惯,少用刺激性强的杀虫剂和消毒剂。此外,平时应注重加州鲈的肝胆和肠道调理,一些养户坚持用乳酸菌拌料,或经常使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如穿心莲等,此次高温期损耗较少。 □加州鲈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