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

以购代捐 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

广东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东西部扶贫协作,效果显著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7年07月20日版次:04

  广西田阳县桥马片区央律村贫困户杨色永在碧桂园集团建设的种植基地修剪树木。

|扶贫一线|
  南方农村报记者 程胜涛 魏伯航 李丁丁  统筹 胡念飞 黄婵

  80棵花叶女贞球,每棵净赚18元,收入1440元。这是广西田阳县桥马片区央律村贫困户杨色永最近的收入之一,收购方是碧桂园集团。
  以前,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工作,多以捐款这一方式实现。近年,“以购代捐”成为“潮流”。
  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太原市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民营企业“万企帮万村行动”要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要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在广东,社会力量得到广泛动员,民营企业、社会组织甚至村集体均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提供精准帮扶,效果显著。
民企参与收购农产品保销路
  广西田阳县桥马片区央律村的300亩花卉苗木种植基地,由碧桂园集团投资建设,吸纳了当地2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种植。杨色永说:“我地里还有1000多棵树。我好好打理,等年底赚了钱,就能还完盖房子欠的钱了。”
  2016年10月,碧桂园在央律村开展苗木产业精准扶贫项目,投入5000万元。“公司为贫困户垫付90%的苗木成本,并提供技术指导;苗木长成后,公司负责保底采购。通过种植苗木,贫困户可获得流转土地的租金、在基地打工的薪金和入股分红的股金。”碧桂园集团社会责任部总经理罗劲荣说。对于碧桂园的帮扶项目,田阳县县长黄国哲说:“提高了土地产出的附加值,更重要的是,让老百姓恢复了发展地方产业的信心,激发了他们的内生发展动力。”
  对于四川凉山州昭觉县谷莫村的贫困户波比尔且来说,现在无论种养什么都不用担心销路问题了。源源不断的农产品订单,正从千里之外的佛山发往这里。在佛山对口凉山扶贫协作工作组的牵线下,佛山的小农丁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农丁”)与佛山援建的谷莫村签订了“以购代捐”农产品协议。6月21日,谷莫村的农产品在小农丁的网络平台上线。这天,波比尔且在线上卖了6只骟鸡,获利960元,让他非常兴奋。整个谷莫村共卖了70多只鸡。
  “企业从以前的捐款捐物变成到我们这里买东西,让村民增收的同时,提高了村民的积极性,增强了他们致富的信心。”谷莫村第一书记罗雅宏说。“‘以购代捐’是以略高于市场的价格直接从贫困户家中购买农副产品,不仅解决贫困户农产品销售和增收难题,也能让消费者买到健康安全的农产品。”佛山对口凉山扶贫协作工作组副组长李金旺说,“让购买者有回报,让受助者有尊严。”
  目前,小农丁已有100多种来自凉山的农产品上线电商平台,走进佛山乃至珠三角的市场。
村村结对富裕村传授致富经
  富裕村与贫困村结对,这一帮扶模式拓宽了广东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格局。
  6月8日,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凤池社区与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申果乡达布村签署结对帮扶协议书,成为佛山首个与凉山签约结对的社区。凤池社区现场向达布村捐赠了首期帮扶金3万元,作为该村的绿色生态养殖发展基金,用于购买羊苗分配给当地村民自养。
  达布村地处凉山州越西县东南部的高寒边远山区,是典型的彝族聚居村落。全村共有179户共772人,以种植业、养殖业和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来源。根据协议,凤池社区将从推进农村文明新风尚四个平台建设、资助大学生圆梦、开展给困难家庭学子送学习用品活动、促进特色农产品“以购代捐”、促进富余劳动力就业五大方面帮扶申果乡达布村。
  此外,凤池社区还将发动社会力量,资助达布村每年考上大学却无力支付学费的困难家庭学子,每名学生一次性给予助学金5000元;与达布村搭建劳务信息直接对接的通道,优先推荐达布村富余劳动力到凤池社区居委会辖内的村企、镇企就业,增加达布村村民的外出务工收入。
  6月28日,佛山市再次发动10个村(社区)与凉山10个村签订结对帮扶协议,并举行扶贫协作捐助仪式。在国务院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组专家成员乔陆印看来,这是两地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基层帮扶模式的一次探索和创新,书写了新时期“彝海结盟”的精彩篇章。
爱心公益解决民生短板难题
  今年4月,佛山举办“携手凉山奔小康-对口扶贫协作‘爱心项目’推介发布会”,向全社会发出倡议,号召各方力量参与到扶贫工作中。去年10月至今,包括佛山市红十字会等公益组织及爱心人士共约20批次来到凉山开展慈善活动,共捐款106.4万元,捐物价值90余万元。
  广州各界向贵州毕节市和黔南州分别捐赠了1000万元和500万元,用于建立网络远程医疗会诊及网络培训设施、公共卫生服务和妇幼保健服务能力建设。广汽本田公司与大方县雨冲乡油杉河村、广州医药公司与织金县自强乡大冲村已建立村企结对帮扶关系,两家企业分别向贫困村学校捐赠书包200件、图书1000余册,拉开了广州市“万企帮万村”活动的帷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