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农村报记者 董玉
同是灭生性除草剂,草甘膦和草铵膦一直以来被认为不能复配。但随着不少杂草对草甘膦抗性增加,草铵膦效果受温度和湿度影响较大,二者复配互补短板便被提上日程。近日,广西汇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广西汇丰”)推出了“双草”(草甘膦和草铵膦)复配除草剂,这也是我国第一个推向市场的“双草”产品,引起了业内关注。
年内将有多个“双草”产品推出
记者在中国农药信息网上查询得知,目前取得“双草”产品登记的有5家企业,广西汇丰首先取得了正式登记并第一个将“双草”产品推向了市场,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德浩化学有限公司(下称“山东德浩”)、山东兆丰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只取得了临时登记。
2010年,永农生物科学有限公司(下称“永农生物”)第一个向农业部提出“双草”复配产品的登记申请,草甘膦和草铵膦混配有助于解决草甘膦抗性问题,同时也可扩大草铵膦使用量,但由于政策不允许,未获得通过。永农生物营销总监张崇峰表示,永农生物申请登记的作物是柑橘园,而药检所联合试验(2014年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委托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牵头启动的“双草验证”项目)后规定的登记对象定位为非耕地,因此申请登记在非耕地上的一些企业就率先拿到了登记证。永农在内的其他十几家企业的登记申请被退回并要求改成非耕地,“很快这十几家企业的登记也会下来。”
行业人士指出,灭生性除草剂几乎都是登记在非耕地杂草上,如敌草快、草甘膦、草铵膦、甲嘧磺隆等,及灭生性除草剂与2,4-D、乙氧氟草醚、乙羧氟草醚、麦草畏、精吡氟禾草灵等混配(含三元)的500多个产品。
据了解,目前取得登记的5个“双草”产品在登记作物上都是非耕地,在含量上也差别不大。除了山东德浩的含量是3:1(草甘膦30%,草铵膦10%)外,其他4个产品含量相同,都是草甘膦30%,草铵膦6%,草甘膦和草铵膦的含量比例是5:1。
“双草”复配优势明显
草甘膦和草铵膦虽然都是灭生性除草剂,但二者的传导方式并不一样。草甘膦是内吸传导灭生,草铵膦则是半内吸或内吸很弱无传导的触杀灭生。在杀草速度上,草甘膦一般要7-10天见效,草铵膦一般为3天(正常气温)。另外,在杀草谱上,二者也有很大不同。草甘膦杀草谱为大部分禾本科、阔叶、莎草科杂草及灌木,对多年生深根杂草防效理想,对周边作物安全性差;草铵膦杀草谱包括大部分一年生杂草,杀草较彻底,对周边作物安全性好。
广西汇丰总经理芮凌晖指出,双草混配能发挥草甘膦和草铵膦1+1>2的效果,互相弥补“双草”的短板。比如草铵膦原本受温度(高低温)、雨水等天气影响较大,在这些极端天气条件下效果不能充分发挥,返青较快;比如草甘膦目前对多数杂草抗药性较强,杀草不彻底,需要加大用量。二者复配后,受极端天气和抗药性影响大大降低,使用范围增加,杀草效果突出,而用量的减少,则为农户节省了使用成本。
以目前广西汇丰的“双草”产品来看,一公斤定价在40-45元之间。这样算下来,农户的使用成本大概在7元一桶水。而草甘膦的使用成本,在无抗性杂草区域为3元一桶水,在抗性杂草区域,由于用量增加,有些使用成本可达10元一桶水。草铵膦使用成本在10-12元一桶水。
抗性杂草市场未来竞争激烈
据了解,广西汇丰把“双草”产品的防治对象定位为抗性杂草,未来主推市场是华南区域经作区深根果园。尽管目前是登记在非耕地上,但芮凌晖表示,广西汇丰后期会扩增作物登记。值得一提的是,永农生物对“双草”的定位是抗性草甘膦市场,其认为未来主要市场在根部比较深的成年果树区,比如多年生的柑橘园、苹果园等。
近年来,我国抗性杂草的发生愈来愈普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35种杂草对10类除草剂产生抗性。尤其抗草甘膦的杂草越来越多,其中牛筋草、小飞蓬等对草甘膦抗性严重。
“其他做联合试验的厂家的双草产品今年年内都会出来,加上没有参加联合试验的一些厂家,估计会有十多个双草产品同时推向市场。”国内一除草剂厂家负责人表示,产品成分相同,含量相同,定位相似,加上同年推出,“双草”产品未来的竞争激烈是可以预见的。那么“双草”产品未来有无可能取代草甘膦和草铵膦成为一个灭生性除草剂大单品?张崇锋认为,“双草”很难成为超级大品,因为作为一个混配产品,其从使用成本上来说不如草甘膦,从安全性上不如草铵膦,只能在抗性草甘膦市场有一定的细分。芮凌晖持有同样观点,在他看来,“双草”产品的出现对草甘膦影响较大,可以取代一部分草甘膦市场。但要成为除草剂的大单品,还言之过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