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土壤线虫将成为第一大植物病害?

全国160个企业生产杀线剂,有231个产品获得登记,未来3年市场可达40亿元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7年08月15日版次:06
  南方农村报记者 任亚航 见习记者 包睿

  “在世界范围内,由于线虫危害每年造成经济损失1570亿美元,植物线虫病害即将成为全球作物第一大病害!”8月10-11日,第一届植物线虫学高级研修班在华南农业大学开课。会上,多位国际知名植物线虫防治专家指出,线虫与昆虫危害相当,但是杀线剂和杀虫剂的市场相差非常大,杀线剂的市场份额仅为杀虫剂市场份额的1/10,还有巨大的市场空间,究其原因是种植者对线虫危害的意识薄弱。
线虫病害症状不明显
  “上世纪70年代,由于国内对线虫认识不深,将线虫危害误认为根瘤菌的事件在当时屡有发生。”中国线虫学泰斗、华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冯志新教授介绍,因对线虫认识的不足,个别农业专家把水稻、丝瓜等线虫危害,当作是植物衍生的固氮根瘤菌。
  “线虫病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特点。”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植物线虫研究室教授王新荣表示,“说它没特点,其实是线虫病容易与其他病害弄混,农户无法对症下药。”据了解,线虫对植物的危害,一方面源于寄生时口器对植株根茎叶的机械损伤,这些物理攻击造成的外源伤口促进了真菌、细菌和病毒等病原生物对植物体的侵染,使其成为多种植物病害的“易感体”;另一方面,线虫进食过程中分泌的消化液和多种酶进入到植物的循环系统,扰乱和破坏植物的正常代谢机能,影响其生长发育。
  “植株矮小、叶片发黄、长势较弱,线虫为害作物根部常伴随着缺水缺素症状的发生,常使人误诊为作物营养缺乏。”王新荣指出,线虫病的发生有一半是伴随着其它土传性病害(如细菌、真菌感染),所以给诊断也造成了一定的困难。“除了少部分线虫病害能通过症状直接判断外,大多数的线虫病害需要通过分离病原体,在显微镜下观察才能判断。”广东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副研究员赵立荣说。
提前预防是关键
  作为作物的“隐形杀手”,我国每年因线虫为害造成的损失高达700亿元。目前,线虫危害已超过细菌性病害和病毒性病害,成为除真菌外的第二大病害。有专家预测,线虫病害或将超过真菌性病害成为第一大植物病害。
  王新荣表示,线虫病害到了发病后期将难以控制,所以应当以预防为主。“受线虫虫卵污染的水、农具都可以成为传播媒介。”同时,日常种植管理不规范,也会成为“帮凶”,会无意将病害感染处的泥土、苗木、农具带到健康植株身上,导致病害快速传播。因此,作物播种前应采取对土地进行晾晒、熏蒸、闷棚、拌茶枯、石灰等方式处理消毒。
  目前,化学防治仍为最主要的线虫防治方法。常用的阿维菌素类为触杀型杀线剂,杀线虫速度快,使用剂量低,但在土壤中易被土壤团粒吸附,并被微生物迅速降解,优点是污染小,缺点则是防线虫持效期短,只能杀灭根际土壤中的线虫,对侵入植物根系内的无效。而噻唑膦除了触杀外,还可内吸传导至植物体内,杀灭根系中的线虫,但剂量过大会引起烧根,一般将阿维菌素和噻唑膦进行复配,可以使药效互补,同时避免出现虫体抗药性。
杀线剂市场可达40亿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据专业部门统计,2016年全球杀线虫剂市场份额已达到12亿美元。中国杀线虫剂市场近几年也发展迅猛,2013年中国杀线虫剂市场总容量约为4.58亿元,而到2016年市场份额已达到10亿元。目前线虫与地上害虫造成的危害相当,但杀虫剂的市场容量是杀线剂的8倍以上。据广东真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泊理估算,目前国内杀线剂市场份额在10-20亿元之间,未来三年,国内杀线剂市场将迎来井喷式发展。届时,国内杀线剂的市场份额可达40亿元,增长空间大。“目前全国有160多个企业涉足线虫药剂或是线虫防治相关的工作,每年新登记的药剂也有上百个。”
  随着保护地面积的快速增长,再加上单一作物连年种植,导致线虫危害逐年加重,也引起了行业内的高度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投入到线虫的防治中来。据中国农药信息网统计显示,截止到8月11日,登记在线虫的农药产品为231个,其中181个登记在根结线虫上,占78.3%。另外少数登记在茎线虫、干尖线虫和孢囊线虫上,所占比例分别为3.8%、3.8%、2.6%。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