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农村报记者 王磊
实习生 王淑华
“以前乌石村拆迁任务重,多亏了村民小组党支部做工作,党员带头签字,才那么快啃下一块块‘硬骨头’。”惠州市惠城区小金口街道乌石村党总支副书记黄东武感慨道,基层党建重心下移,支部建在村小组,强化村小组力量,化解了不少农村矛盾纠纷。
近年来,广东惠州市推进“强村固组”工程,清远市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探索“三个重心下移”,其共通之处,就是都致力于推进基层党建重心下移,把党支部建在村民小组,激活党组织的“神经末梢”,破解农村发展难题。党支部重心下移因此也成为广东基层治理的一大法宝。
村党支部下移强化基层治理
在小金口街道乌石村红旗村民小组活动室门口,挂着一块醒目的铁牌,上面红色字写着:“中国共产党乌石村红旗田寮村民小组支部委员会”,这是乌石村七个村民小组党支部之一。
早在2003年,小金口街道就开始探索推动辖区内行政村党支部升级为党总支部,组建村小组党支部。2015年,在小金口街道和惠城区探索经验的基础上,惠州市推行“强村固组”工程,在条件成熟的村民小组建立党支部。截至2017年7月,惠州市符合条件的村(社区)组建党委(党总支)611个,符合条件的村民小组成立党支部3256个。
“农村经济结构多元化、组织形式多样化日趋明显,村民小组成为农村发展的活跃单元,但同时也是党建的一大薄弱环节。”惠城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村小组成立党支部正是为了延伸党在农村的工作触角,健全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体系。村民小组党支部担当“四员”的角色,即是党建事务的“组织员”、上级党组织的“助理员”、困难群众的“联络员”和村内矛盾的“调解员”。
三栋镇坝山口村是惠城区推进“强村固组”工程的试点村,全村16个村小组,党员有50多人。过去党支部想召开会议、组织学习培训,往往是通知难、集中难、行动难。党组织重心下移后,成立了7个村民小组党支部,“通知不再那么难了,大家每个月都能聚上一两次。”该村党总支书记曾勇辉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党支部成立后,小组把热心村庄事务的群众吸纳为党员,把威望高、想做事的老党员选拔为党支部书记,“党支部干部经常到村民家走访交流,村里的工作渐渐也好开展了。”
基层治理遭遇困境是党支部重心下移的另一重要原因。“阳山县黎埠镇扶村村,七八名村干部要管理71个村民小组8000多人,有些村民连谁是村干部都不清楚,如何实现自治?”清远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农办主任鲁小鹏举例称。因此,清远探索“三个重心下移”,通过党组织重心下移到村小组,党支部引导村民小组成立村民理事会,激发农民内生动力,增强村小组战斗力,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调解历史矛盾引导小组发展
“今年,新党员杨伟朋以全票当选田寮村小组长。这是该村小组20多年来首次选举票数不是一半对一半!”乌石村田寮红旗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叶插养兴奋道。由于历史原因,田寮村小组长期分成两派,干部换届选举选票往往相差无几,“经常是相差一票,最多两票”。
这样的转变,得益于村小组党支部的成立。三年前,田寮村只有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党员,党组织作用难以发挥。推进“强村固组”工程后,田寮和红旗两个村小组联合成立了党支部。这三年,田寮村小组每年吸纳一名新党员,平衡两方。杨伟朋便是去年新吸收的预备党员。他能取得村民信任,全票当选,皆因支部党员不断在村里做思想工作,和村民们拉家常,摆利弊,缓解两派对立局面。“我现在既是村干部,也是党员,更要以身作则,为村民办实事。”杨伟朋表示。
英德市西牛镇禾湾村曾是有名的“上访村”,因与邻村山地纠纷不断,村民经常上访,110多户500多人的自然村,真正在家务农的只有30多户。2012年上访费用6000多元,占当年集体收入的一半以上。上访村的背后是基层党组织的软弱涣散。2013年,禾湾村成立党支部,在党支部引导下选举出村民理事会,管理村中事务。党支部和理事会把村中138亩的闲置山地流转出去,村集体由此获得100多万元租金,村民们也不再上访了。2012年因为上访问题严重被清远市通报批评的西牛镇,在实施“三个重心下移”后,涉农矛盾减少了很多,从2015年起已经连续两年保持“零上访”。
党员带头示范村民积极参与
“村小组党支部把基层党员凝聚起来,发挥他们的带头示范作用,激发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各项工作推进也就有了抓手,政策也更好落地。”小金口街道办组织办主任黄维维认为。据悉,小金口街道历来征地拆迁项目多,各村小组党支部成立后,在拆迁过程中发挥了大作用。
三年前,乌石村红旗村小组修村道,党支部书记叶插养的房子刚好在规划的村道上,是一栋三层小楼。住了二三十年,叶插养心里多少有些不舍,但为了村民出入方便,他说服家人支持拆屋,“我老婆气得好些天不愿理我”。在他的带动下,其他村民们也纷纷签约,支持征地拆迁。“叶书记都带头拆自己房子了,我们还好说什么?”村民杨伯如此表示。
2016年5月,惠州市启动金泉路、白石路建设项目土地征收,涉及小金口街道金鸡村、白石村共12个村小组609亩土地,其中白石村有10个村小组涉及土地和房屋征收、拆迁。发出征收公告后,金鸡村、白石村发动各村小组党支部做工作,一方面一线党员带头签约,带动其他村民;另一方面党支部积极宣传,了解村民生产生活需求,解决后顾之忧。不到一个月,涉及的12个村小组就全部签约同意征拆。
村小组党支部的作用,在清远市土地整合确权过程中也得到体现。阳山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农办主任文永明介绍,阳山县共有159个党总支部,在各村小组或自然村建立了党支部和村民理事会。在土地整合确权过程中,由村党总支、村小组党支部提议,村民理事会议事,对土地先置换后确权进行调查摸底,制定置换整合方案,组织实施。“党员发挥了模范先锋作用,很多党员宁愿自己吃亏,主动认领村民不愿要的边远贫瘠地,使得置换整合工作顺利推行,村民们也从‘要我置换整合’转变为‘我要置换整合’。”
“农村现在的主要问题是组织化水平低,人员、资金、土地细碎化。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提高农村组织化水平,必须建立起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鲁小鹏表示,党组织重心下移的意义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