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润丰”解决了果农防治黄斑病、疮痂病的难题。
桂林市兴安县是华南地区最大的鲜食葡萄生产基地,目前葡萄种植面积达14.7万亩。但近年来,随着柑橘产业的兴起,部分葡萄种植户也加入到柑橘扩种的行列中来。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兴安县柑橘种植面积近15万亩,且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
由于兴安地区柑橘种植多以散户为主,加之部分农户管理不当,在柑橘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病虫害问题也随之而来。8月17日,由北京明德立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明德立达”)举办的“明德立达明润丰最美柑橘园观摩会——桂林兴安站”在兴安县举行,吸引了来自全州、兴安等地的100多位零售商、种植户参加。
柑橘脂点黄斑病,也叫黄斑病、脂斑病,近两年,在桂林地区呈高发的趋势。作为柑橘上的主要病害,脂点黄斑病一般为害树势较弱的果树。兴安柑橘技术专家廖道林介绍,脂点黄斑病在新梢成熟期,特别是在温度适宜、湿度较高的条件下更易发生。近期,桂林地区高温阴雨天气频发,给该病的滋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桂林地区不少柑橘园是由稻田改种而来,由于稻田土壤粘度较大,保水能力强,使得园内积水很难排除,这也是当地柑橘病害容易大面积暴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廖道林介绍,平时除了做好排水工作,及时清理田间积水外,还应加强栽培管理,保持果园土壤良好的通透性。同时增施生物肥料或海藻素叶面肥,并补充中微量元素,以增强树势,提高果树的抗逆性,可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
明德立达南宁分公司技术总监肖露介绍,柑橘病害除黄龙病外,其它的只要选对药剂、用对时期,都能进行有效防治。新梢叶片展开后是柑橘病害防治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疮痂病防治的关键时期,此时可选用保护性、内吸性较强的药剂,如吡唑醚菌酯、嘧菌酯或代森锰锌等进行预防,每隔20-30天喷一次,连用2-3次。5-7月份为重点防控时期,如果病情严重时,可选用氟硅唑、戊唑醇等药剂配合吡唑醚菌酯一起使用。“锈壁虱危害严重的果园一般脂点黄斑病发生较为严重,控制锈壁虱数量可有效减少该病的发生。”
市场上的药剂五花八门,如何选择合适的药剂也成为农户头疼的问题。兴安县界首镇宝峰村的柑橘种植户曾繁华,有近十年的种植柑橘经验,对杀菌剂的选择感触颇深。“以前我的柑橘疮痂病发生较为严重,也用过很多杀菌剂产品,但效果总是不太好,最后请教了专家才知道,原来是药剂选择上的问题。”
经明德立达工作人员推荐,曾繁华开始使用“明润丰”产品,疮痂病明显得到控制。“去年第一次使用‘明润丰’,柑橘疮痂病就得到了控制,而且果实品质明显提高,价格也比周围果园高出0.2元/斤。今年连续用了三次后,果园内找不到疮痂病的痕迹,而且柑橘植株更加旺盛,果实油量光滑,每亩多收一两千元不成问题。”曾繁华说。
据了解,“明润丰”有效成分为30%吡唑·戊唑醇悬浮剂,连续使用两次以上,不但对疮痂病、脂点黄斑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柑橘砂皮病也同样有特效。明德立达南宁分公司桂林区域经理张坚介绍,吡唑醚菌酯作为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集保护与治疗为一体,对所有真菌类病害都有效。而戊唑醇为广谱型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兼具保护、治疗和铲除三重功效。“两者以1:2的比例进行混合,能将药效发挥到最大,而且通过运用特种晶型吡唑醚菌酯与高效体戊唑醇配制成悬浮剂的工艺专利,使得产品颗粒更加均匀,持效期更长。” □任亚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