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调结构高效农业成效显著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7年08月19日版次:09
  南方农村报记者 李金玺 覃家超 植仁政 徐灿红

  又到一年蜜柚飘香时,满山遍野的果树上挂满金黄色的柚子。作为我国柚类最早上市的产区,海南儋州、临高等地种植户尝到甜头,蜜柚地头价4.5元/斤以上,亩收益轻松过万元,广东、福建等地柚农对此羡慕不已。
  在海南,亩收益万元的作物不只是蜜柚。近年来,哈密瓜、火龙果、荔枝、槟榔等作物在海南快速发展,亩利润均在5000-20000元。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大背景下,海南省农业正按“十三五”期间制定的“亩产纯收益低于600元的产业基本退出”的原则,有计划地调整甘蔗、桉树、橡胶树等低效作物种植面积,大力发展热带高效农业。

  近年来,海南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出台了《种植业结构调整指导性意见》,指导各市县因地制宜调减低效产业。两年共调减甘蔗面积34.2万亩,发展水果、桑蚕、雪茄等产业,亩均纯收入从不足200元提高到2000元以上。
  当前,海南省政府将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列为重点发展的12大产业之一,出台了《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做大做强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的意见》,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曾经的“大户”甘蔗、香蕉风光不再,两者分别缩减至40多万亩和30多万亩,而芒果发展至70万亩,一跃成为海南种植面积第一的水果。
  据了解,由于橡胶行情不景气且橡胶树频受台风影响,海南橡胶面积大幅萎缩,在海南北部,被砍伐的橡胶树基本被荔枝替代。这些新种荔枝苗在5年后将长成一片硕果累累的荔枝林。目前,海南荔枝种植规模超万亩的县市达11个,其中海口三门坡周边连片种植荔枝近10万亩,是海南荔枝种植最集中的区域。
  据海南省统计局统计,近两年,海南农业综合效益明显提升,特色高效农业产值占整个农业产值的比重达70%。
早又优宝岛果蔬魅力不减
  在市场导向下,海南上市时间早、复种指数高优势明显。号称“插根筷子都能活”的热带海岛,正大力发展热带高效农业。
  “近年来,海南蜜柚凭借上市早、品质高、产量稳等优势,成为蜜柚种植户争相种植的高附加值经济作物之一。”海南省柚子种植行业协会秘书长梁锋告诉记者,2015年起,海南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推动当地特色高效热带农业发展,明确指出,计划发展10万亩红肉蜜柚。
  “海南蜜柚上市时间比广东、福建等传统主产区早20天以上,8月陆续上市。”据梁峰介绍,海南蜜柚虽然规模化种植起步较晚,但在市场上抢得了先机。除了蜜柚,海南的哈密瓜、芒果、火龙果等也在全国名号响亮。
  “每年春节,全国只有海南有哈密瓜,市场供不应求。”海南耀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新河指出,反季节种植是海南哈密瓜的最大优势,一年多种更能有效提高亩利润。海南哈密瓜主产区在乐东、东方、三亚和陵水等地,其中乐东种植面积最大,2016年乐东哈密瓜收获面积9.88万亩。
  在品种变革浪潮中,芒果和荔枝也表现突出。作为国内最早成熟的海南芒果,3月初就有个别品种少量登场,进入4月,白玉芒、金煌、大台农、小台农、腰芒、鸡蛋芒等品种陆续应市。
  近几年,海南荔枝行情稳定且高企,海南荔枝产业中涌现出不少年赚百万元的种植户,海南荔枝真正成为海南种植户发家致富的支柱型产业。海南荔枝连续4年价格超过4元/斤,2016年面积稳定在32.8万亩,海南荔枝产业进入稳定发展黄金期。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海口试验站站长王祥和介绍,海南与国内其它产区相比具有两大优势:一是地理优势,上市时间早,行情好;二是种植环境优势,海南土地平缓地多,生产管理方便,适宜机械化操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