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4版: 扶贫周刊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稻田养鱼,吸引城里人“包田”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17年08月24日
版次:
04
南方农村报讯 稻田绿油油,鱼儿水中游。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重点推动稻田种养结合稳粮增收工程,通过“稻田养鱼”“稻田养虾”,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一条新路径,让每亩农田的经济效益突破万元。
地处中缅边境的德宏州,山地占全州总面积的九成,单纯种田,经济附加值非常低。今年以来,德宏州农业局重点推动稻田综合种养稳粮增收工程,发展稻田生态养鱼、养虾、养泥鳅,着力打造生态、绿色、高效、循环农业。日前,记者来到德宏州芒市风平镇遮晏村,坝么村小组的134亩水稻正在拔节,稻田的水沟里,一网捞上来,几条一尺来长的鲤鱼鲜活乱蹦。
通过稻田种养结合,实现“亩产万元”并不是梦。遮晏村村主任刀二相算了一笔账,三个月的稻田养殖,4两重的鱼苗可以长到1.5斤以上。“一年下来,一亩田产鲜鱼50公斤,产值约2000元;稻谷亩产550公斤,产值也近2000元;加上冬季种烟草等,每亩田的收益突破一万元不算难。”据介绍,遮晏村8户贫困户今年有望通过“稻田养鱼”实现脱贫增收。
德宏州水产站站长韩东介绍,稻田养鱼的效益农民看在眼里、乐在心头,今年全州将辐射带动稻田养鱼面积13.5万亩,总产值达8100万元,其中州级种养结合示范扶贫攻坚稻田养鱼1.78万亩,真正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
据了解,德宏州不少市民到农村“包下”一亩田。“因为我们水稻不打农药、不施化肥,鱼虾在无污染环境下生长,城里人乐得花三五千元包下一亩田。产物都归其所有,等鱼苗长成后开车来钓鱼、捕鱼,体验农家游,打通了城市对接乡村旅游的新路径。”韩东说。
上一篇:
八村联动 盼蜜柚卖好价
下一篇:
广告
上一篇:
八村联动 盼蜜柚卖好价
下一篇:
广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