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中化专利杀螨剂问世柑橘红蜘蛛不再难防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7年08月24日版次:08

  ←参会人员大合影。

  ↑施药后29天,成虫死亡率100%,未见新孵化幼螨(宝卓3750倍液)。

  8月21日,由中化作物保护品有限公司(下称“中化作物”)和广东天禾农资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东天禾”)共同举办的柑橘杀螨剂技术论坛(下称“论坛”)在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举行。中化作物和广东天禾的企业领导、业务骨干、销售团队,以及来自广东区域核心零售商代表总计150多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广东天禾农化部副总经理唐重志指出,目前的杀螨剂抗性日趋增大,新杀螨剂研发疲软,“宝卓”作为这次论坛的拳头产品,其在成分、效果、品牌、市场迎合度等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市场前景好。
  据了解,螨类个体小,繁殖能力强,在发病植株上,常常能同时看到卵、幼螨、若螨和成螨四个形态。近些年由于过量使用机理单一的杀螨剂,低温使用、错误使用等让螨类极易对杀螨剂产生抗药性。很多传统杀螨剂产品不仅无法同时针对虫体各阶段进行有效杀灭,带来螨类“回马枪”的二次侵染,而且由于药剂成分“古老”,常常为提高药效而加入高毒的隐性成分,对使用者及环境都危害巨大。
  中化作物中国区总经理助理陆政余介绍,由中化国际旗下沈阳化工研究院研发的第9625个化合物“宝卓”,主要成分为丙烯腈类乙唑螨腈,这种全新的化合物对螨类的杀灭效果明显,且在实验室连续筛选螨类15代的条件下,虫体对乙唑螨腈化合物仍处于敏感阶段,未出现抗性。目前乙唑螨腈已申请了化合物、合成方法、混剂等方面的专利,专利有效期长达20年。
  目前,“宝卓”上市已近4个月,实际效果如何?来自从化沙糖橘产区的农药零售商李女士反馈:“对比之前的药,‘宝卓’杀螨干净,能保30天以上。农户按照使用说明的3000倍剂量施用,效果非常好。”
  据中化作物实验数据显示,在施药乙唑螨腈一天后,螨类防效即达70%以上,三天后达90%,并且能保持40天以上。“不仅持久,而且速效。”中化作物中国事业部技术经理陈宇对“宝卓”非常有信心,“乙螨唑等传统杀螨剂施药后5-6天起效,而乙唑螨腈则只需1-3天。”由于兼具胃毒和触杀的作用,乙唑螨腈可以抑制虫体细胞内琥珀酸脱氢酶的作用,切断细胞呼吸,因此虫体在最快10分钟就会出现中毒症状,速效性极好。虽然对螨类致死性强,但是乙唑螨腈对哺乳动物却是相当安全,通过实验证实,该化合物对人和蜜蜂均无刺激性毒害作用,对鸟、鱼、蚕等仅低毒,并可在土壤和水中迅速降解。
  陈宇提醒农户,在柑橘螨类发病盛期尤其是虫口基数较大时,很难通过一遍用药便控制病情,此时不要频繁使用,由于杀螨剂仍以触杀性杀灭为主,药剂需要打到位而不是看打多少,平时注意对柑橘树的适当修剪,不仅可以增加果树内膛的透光性,而且使药物更易接触到病害处,在选择喷雾器时也要选择雾化效果好、压力合适的,这样才能在施药时充分接触叶柄叶脉背面和内膛枝角。
  国家援外农业专家殷佑斗谈到,红蜘蛛(螨类)是除了木虱之外的第二大柑橘虫害杀手,在华南地区除7、8月温度较高,不利于螨类卵的孵化外,一年四季均有红蜘蛛为害。由于上半年雨水过多,很多若螨、幼螨及卵受雨水的浇打,自然死亡率较高,而进入9月后至次年初的秋冬季,干旱季节适宜螨类的繁衍,导致为害加重。而相比较乙螨唑,螺螨酯等杀若螨、幼螨却不杀成虫的特点,“宝卓”对红蜘蛛不同虫体阶段的杀灭作用均显著,故一年四季均可使用。
□包睿
  中化作物全国服务热线:400-660-8111/广西区域:李钒13978635238(中化作物)/广东区域:许友良18711005427(中化作物)/吴培坚13826271207(广东天禾)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