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航天育种引领江门农业发展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8年01月02日版次:08
  近日,江门市农业局召开航天育种工作会议,将搭载“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航天种子分发给企业,预计在今年开始正式投入试验。笔者从江门市农业局获悉,2016年6月,江门市首次将本地选育的398克种子送上太空,目前该批次种子已进入试验选育阶段。
  作为江门主要负责培育“太空种子”的科研单位之一,江门市农科所培育的太空种子除了白菜,还包括辣椒、玉米等。笔者了解到,经过多轮培育及试验,这几个品种的航天材料均表现出良好的性状。
  在江门,大部分企业参与航天育种的时间并不长,所以该市的航天育种暂未形成大规模的科研成果。以广东鲜美种苗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的甜玉米品种“新美夏珍”种子成功入围长征七号航天育种项目后,目前已培育到第三代,但至少还需要6至7代才能有明显的成果。
  “航天育种主要分为种子筛选、天上诱变以及地下攻坚三个阶段。”江门市农业科技研究所副所长冯锦权解释,航天育种的目的是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作物品质,并将新品种进行推广,最终实现农产品种植数量与质量的提高。为此,江门市农科所也积极与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基地对接,为江门航天育种企业提供帮助。
  企业也积极与科研力量进行对接。例如,广东蓝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早在2013年就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航天育种中心签约,引进航天育种成果,并于2015年建立全省首个航天育种院士工作站,成为全市较早推动航天育种产业化发展的企业。
  不少周边的农户也来到试验大棚购买航天种苗。据了解,航天种苗更有产量优势,深受农户的青睐,不仅我们周边的农户,还有来自台山市、开平市甚至是广东省内的惠州、湛江和韶关等地的农户都会来此购买。
  早在1998年,江门市科技研究所开始与华南农业大学的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引进航天水稻品种进行试验。2017年,两者共同合作选育的“江航丝苗”通过广东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其米质鉴定为国标和省标优质1级。
  “我们培育的‘江航丝苗’是江门市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通过审定的航天水稻品种。”冯锦权介绍,该品种不仅具有产量高、抗病的特性,其抗倒伏能力也很强。今年,该品种的早造在江门市农科所科研基地种植,收割前遭遇特大暴雨袭击。相邻种植的多个水稻品种都发生了大面积倒伏,而“江航丝苗”植株群体却未出现倒伏现象。
  目前,江门市农科所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示范基地正在加紧培育搭载“长征七号”的航天新会小农占水稻,除了江门市特色农产品外,白菜、辣椒、玉米等种子均已播种,并经过多代的筛选和杂交,已表现出良好的品种特性。
□张泳渝 董有逸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