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明明妈在业主群找手机的聊天记录。
1月5日,江苏泰兴黄桥9岁男孩明明,独自出门玩弄丢了手机。寻找数小时无果,明明坐在雪地里大哭。最终他还是回了家,母亲得知后非常生气。她用胶布将明明的手脚、身体捆绑起来,不让他反抗;用木棍从傍晚6点打到深夜11点,打了歇歇了打;期间只喂了几口水。6日一早,明明只穿着秋衣秋裤趴在自己房间冰凉的地板上,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邻居们说,明明的妈妈对人客客气气的,但是对明明却“易燃易爆”,三天两头就会打一下明明。
明明的妈妈小陈,被抓后情绪一度失控。她说,明明的爸爸长年不回家,不给一分钱生活费。明明十分依赖她,经常说一个人在家害怕,妈妈能不能不上班陪他。“不上班怎么有收入,没有收入生活怎么办?”
小陈承认,当天她用胶布将明明的手脚、身体捆了起来。从傍晚6点打到深夜11点。打了歇歇了打,大概打了5次。期间,她给明明喂了几口水。
深夜,她把明明抱到孩子的房间,明明说了一句,妈妈,我不想看到你。她一气之下回到自己房间,可能是累了,就睡着了。
早上5点多钟,小陈被闹钟惊醒,她来到明明房间,发现明明从床上趴到了地上,一动不动。最让人唏嘘的是,雪化后,手机找到了。
记者从泰兴警方获悉,事发地在黄桥某小区,确实有一男孩被母亲打后身亡,但具体死因法医正在鉴定中,当地派出所已经介入调查。
点评
对待孩子,任何施害行为都是不道德的,更涉嫌触犯刑法。可是,再完备的法律,如果量刑不够、惩治无据、执法不严,也难以达到立法初衷。从这个意义上说,必须通过梳理和总结案例,在举证查证、快速反馈等方面探讨可行性措施并广而告之,拿出更权威的法律解释、更有效的执法示范。保护儿童的法律,只有真正“带有牙齿”并严惩不法行为,才能让定罪和处罚更具针对性、更有威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