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谁说散户没有出路?山东苇子沟村养殖户集资养猪利润率15%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8年01月13日版次:10

  在村党支部书记张波的带领下,村民集资建立起现代化猪场。

  南方农村报见习记者 唐文豪

  被划定为禁养区之后就不可以养猪?错!山东省泗水县苇子沟村就把青山绿水与养猪致富有机结合在一起。这里的散户运用集体经济,组合成规模场解决资金问题,重新养起了猪,养猪利润达15-20%。
集体经济
组合散户成就规模场

  在过去,苇子沟村全村80%的村民以养猪为主要产业,实行庭院式养殖,环保意识淡薄。养殖规模小,粪污排放也比较随意。山东省划定禁养区后,由于靠近村庄和河流,大部分养户的猪场都面临退养。一旦退养,势必导致村民的收入下降。如何退养?退养之后,村民增收怎么办?这成为苇子沟村党支部书记张波心里的一块大石头。
  经过深思熟虑,张波决定发展集体经济,把村民的猪集中在一起搞规模化养殖,这个建议一经提出就得到村支“两委”的一致赞同。村集体以固定资产入股,养殖户以现金入股的形式参与,村集体自主经营,风险共同承担,利润共同分享。养猪场地址选在村子适养区,将原有旧猪场拆除,并征了四户村民的地。征地价格按国家标准,每亩地每年八百块钱,按照土地2029年9月30号承包到期计算,钱一次性付清。若不拿现金,则折算入猪场股份。
  养殖场2017年3月份开始施工,一期2017年7月份投产运营,第一批存栏量在1500头,3个月左右就可以分红,估计能达到15%-20%的利润,即投入10000元,可以分红1500到2000元,猪价7.5元时则可以分到20%的利润,同时可增加村集体收入6-8万元。
环保治理
带给养户现代化养殖理念

  严格的环保督察在治理环境污染的同时,也在加强养殖户的环保意识,禁养区退养也改变了养殖户传统的养猪观念。张波带着村民去猪场考察,学习先进的养猪理念,并融入进猪场。
  一是猪场自动化程度高。不仅有自动喂料系统、自动饮水器、自动刮粪机,还有自动加药器,将保健药、预防药融化桶里,便自动上泵入在饮水器里,让猪自由饮用。猪场还装了喷雾器,夏季喷井水可以降温,还可以喷配制好的消毒液消毒,省时又省力。连装猪台也是自动的,可调节高度。张波在猪舍里安装了摄像头,在办公室、手机上都可以是随时查看猪舍情况,方便快捷而且很清晰。
  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了大量人工。目前养1500头猪只雇村里两位养户能手就可以了。张波告诉记者,按照现在的情况,2018年扩大规模,两个人养3000头猪没有问题。
  二是循环经济,种养结合。村里本来有150多亩果园,出资买了一台运粪车,免费给果农利用益生菌在三级沉淀池内发酵好的粪水。冬天利用沼气烧热水供猪舍地暖。而且打算购买干湿分离机等设备生产有机肥,可以供给村里的果园或者新建有机蔬菜大棚。
  张波还介绍,通过国家的土地挂钩置换项目,村里打算在镇驻地统一建楼,通过这个项目节省土地,现在村占地150亩,统一规划建设后节省出100亩地,增加基本农田,建大棚或者种植有机蔬菜,将猪场生产的有机肥进行高效利用。
  苇子沟村在张波的带领下建造的规模化养猪场,不仅壮大了集体经济,也解决了环保与村民增收间的矛盾,而且还接收了不少其他地方退养户的猪,为环保尽了自己的一份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