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冰雕大楼”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8年01月23日版次:02
|网议|
  新闻背景: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环保局大楼被雾炮车喷成冰雕的照片在网上广为流传,网友称环保局此举为“改善环境监测数据”,不料“用力过猛”。1月20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环保厅向记者证实此事,石嘴山市政府依法依纪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问责。(1月21日《人民日报》)
  光明网评:抛开学术与功能上的争议不谈,即便这雾炮车可以治理环境,它又何以沦为弄虚作假的帮凶呢?有几个问题有必要追问一下:第一,冲着环保大楼喷雾的创意,是一地的主意还是行业内的规则?第二,雾炮车既然有“美颜功能”,那地方部门对其的监管,有没有列入环保数据打假的议程里?第三,石嘴山市环保局的这种乌龙事件,究竟是谁的创意、又污染了多少数据?
  叫人难过的是,这样的追问和担心,被国家环保部坐实为一桩桩恶例。刚过新年,环保部1月14日通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通过对国控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点例行检查时发现,2017年9至10月期间,江西省新余市飞宇、河南省信阳市南湾水厂两个国控站点附近有雾炮车喷雾作业,水雾直接喷淋空气质量监测采样口及周围局部环境,环保部分别致函两省,责成严肃查处。你看,雾炮车在环保数据上“P图”,岂止是一个地方的“创意”?在这种“英雄所见略同”的逻辑里,技术沦为作假之恶、政绩刺激投机之心,环保治理体系在地方上骄纵了数字的游戏。
  欧阳晨雨:当然,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并不能止步于行政处分,如果构成了违法犯罪,还应承担刑事责任。根据两高《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修改参数或者监测数据的干扰采样”“致使监测数据严重失真”的,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后果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从事环境监测设施维护、运营的人员实施或者参与实施篡改、伪造自动监测数据、干扰自动监测设施、破坏环境质量监测系统等行为的,应当从重处罚”。
  佘宗明:在宁夏环保厅和环保部相继对此事通报后,当地环保局有人似乎还抱着“捂盖子”心态不放,将“大楼变冰雕”归因为“水管坏了”,这也为这幕荒诞剧再续上讽刺的一笔。虽然“环保局值班人员”是否能代表该部门立场,还不好说,但这难免让人质疑,涉事环保部门对干扰环境监测的做法是明知却默许乃至纵容。
  对“环保局大楼被雾炮车喷成冰雕”一事,不能只当段子看,也不能仅止于简单的“警告处分”了事,而必须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如此,才能引发相关部门的警醒与反思,扭转环保领域里的不正之风,同时,将“作风建设”引向深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