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冬月腊味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8年01月23日版次:13
  每到冬月,家乡人就要做一些腊味。因为家乡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在忙碌中,年就临近了。
  冬至大如年,数九开始,母亲也忙碌起来,她要做腊肉了。她先是把挂在灶房墙上的簸箕取下来,然后,再把藏在角落里的背蒌找出来,统统拿去清洗。冰冷的水把母亲的双手冻得通红。连平时藏水的瓦缸,母亲仍然拿着小笤帚洗了再洗,生怕腌腊肉时会走味。
  一头年猪,开膛破肚后,杀猪匠麻利地把还在散发着热气的前腿肉,斩断、剔骨。在锋利的刀口下,就一会儿的功夫,前腿肉变成了巴掌大小、长条形状的肉。这时,母亲上场了。她把条壮肉全部拎进瓦缸里,放盐、撒花椒,还有五香粉。母亲耐心地一层又一层地,把香料均匀地涂抹在肉上。然后,盖上木盖让肉腌渍一番。
  大概十天之后,当缸里的肉飘出浓香味时,母亲会选一个晴朗的日子,从缸里取出肉来,将肉一条条地放进大锅里的温水中清洗。洗完澡的肉躺进了背蒌里,小半背的肉沉沉地重,母亲再也没力气背到楼上晾晒了。看着母亲花白的头发,眼泪从我的眼眶涌出,怕母亲发现,我弓下身子,一把背起背蒌,往楼上走去。
  楼上早就架好了两根竹篙,当一挂挂肉串好铁丝,挂到竹篙上时,远看倒有点像列队正在做操的学生。
  待得个三五日,风干后的肉有了些憔悴感,把肉移到火房的灶门口上,母亲开始熏制腊肉。熏腊肉,母亲是用平时积攒的甘蔗皮和枞树柴熏烤。甘蔗皮是打湿的,所以一个火房里都是烟雾弥漫。在一天天的熏烤中,甘蔗皮的甜和着枞树柴的香,慢慢地渗透到腊肉里。
  熏好的腊肉乌亮亮油滋滋,油香里混合着枞树柴的香,分外诱人。挂在竹篙上乌红的腊肉,密密麻麻。一阵风吹来,腊肉便左右摇摆起来,香味入鼻。  □黄淑芬

上一篇:春运路上

下一篇:回家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