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议|
新闻背景:云南省昭通市纪委近日通报了11起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其中,镇雄县盐源镇“两比两看”(比进度、比突破,看特色、看亮点)观摩点敬天养殖场以每天50元的租金向周边养牛户租牛到养殖场,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欺骗观摩人员,被查处。(1月21日中新网)
老丁混:有形式主义的考核,必然有形式主义的应对。比进度、比突破,怎么比?如果只比表面不比里子,那就会追求花里胡哨;看特色、看亮点,怎么看?如果只是投其所好“看人下菜碟”,那就会“添加剂”大调和,好看不好吃。这两年,随着脱贫目标的逐渐逼近,各地在扶贫上的弄虚作假、形式主义现象有抬头趋势。有的地方将脱贫工作“会议化”,将扶贫进度“表格化”,将扶贫绩效“数字游戏”化,直至将扶贫考核“电视剧”化。在一集集吹牛“电视剧”中,有替身演员,有抠像制作,有蒙太奇,甚至还有明线暗线的双重叙事结构。如此制作“电视剧”,自然是为了“收视率”,所以也就舍得投资。
左腾腾:一些干部为了“树立标杆”“炫耀政绩”,不禁“脑洞大开”地想各种“招数”来弄虚作假。把一点点成绩说得天花乱坠,把没有的事情说得有板有眼,把“死的”东西说得活灵活现。试想,当地群众看到代表党和国家形象的基层干部如此“扶贫”,还能有脱贫的信心吗?还能对党和国家有所信任吗?
脱贫攻坚是关乎人心向背的重点工作,脱贫道路还未走完,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就是“拦路虎”,相关部门务必要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对扶贫领域出现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要早发现、早处理。既要严肃惩处违纪者,还要严肃处理腐败背后的责任缺失、监管弱化、履职不力等问题,不断加大问责力度,严肃责任追究,层层压实责任。
任禾仁:当然,我们也要看到,租牛“装样子”式的扶贫只是极少数的,甚至是个别现象,但也足以引起高度重视,在扶贫开发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不能让这种形式主义有存在的空间。因此,笔者认为,防止扶贫“装样子”,还得从三方面着力:其一,要从实考核,改进考核方式,根据贫困深度和资源等量化考核,不搞一刀切,把考核工作做细做实,改变以往考核听汇报、看材料、看点位的方式,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情况,去听群众口碑,去问效于民。其二,要从严监督,强化专项监督检查和执纪问责,对不实、虚报、弄虚作假的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形成崇尚苦干实干、真扶真脱的良好氛围,让作秀造假者无为无位。其三,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要真情服务群众,多征求群众意见,找准脱贫路子,真正做到“量体裁衣”,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才能让贫困群众真正走上脱贫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