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推进清拆工作后,布冷村的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观。
布冷村村民积极投劳,参与清拆工作。
直面困难敢于作为是推进“三清三拆”的法宝
三个月来,云浮市新兴县水台镇干部的心情,就像是坐了一回过山车。从上报省定贫困村布冷村“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全部完成,到督查组暗访发现情况不实,广东省委农办发出整改函,再到镇村干部落实各级责任全力推进清拆工作。水台镇与布冷村的干部们认清了“纸始终包不住火”的现实。
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工作非一日之功,而涉及到村民切身利益的清拆工作,更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贫困村本就底子薄、基础差,整治创建之路更是不好走,因此,更需要基层干部脚踏实地,遇到困难积极寻求解决方法,而不是弄虚作假,瞒报谎报。
在整改函发出之前,布冷村的清拆工作一直停滞不前,3个多月仅拆除了2间危旧房,卫生死角多。镇村两级被责问后,积极整改,三天拆除危房2000多平方米,村内卫生状况得到很大改观。布冷村的转变证明了,在客观因素的制约下,基层干部只要端正态度,直面困难,敢于作为、善于作为,清拆工作就能顺利推进。
虚报:上报100%完成清拆任务实际只拆除2间
2017年12月9日晚,一场紧急会议在新兴县水台镇政府办公大楼召开。该镇布冷村虚报“三清三拆三整治”进展的事被揭破,广东省委农办发来了整改函。
布冷村是佛山市高明区卫生计生局和气象局对口帮扶的省定贫困村,下辖6个自然村。2017年9月,该村通过扶贫大数据平台上报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三清三拆三整治”村庄整治工作已经100%完成。
然而,12月7日,暗访督查组深入水台镇布冷村暗访检查“三清三拆”工作进展,走访布冷村、布凌村、南村村3个自然村后,却发现当地的清拆工作基本没有启动:村里房前屋后乱堆乱放、道路两旁及公共区域杂草丛生现象突出,池塘淤泥、漂浮物和障碍物未清理,危旧房、废弃猪牛栏和残垣断壁未拆除,整村脏乱差现象严重。
除此之外,督察组还发现布冷村的规划设计也存在诸多问题:各村主要聚焦公园、广场建设,预算占总预算的三分之一以上,不贴合农村实际;未将解决“有新房没新村”的问题纳入规划;6个村只规划1个污水处理厂;规划种植的景观树,每棵1200元,每个自然村预算12万元以上。各村成立的村民理事会也形同虚设,未发挥宣传和发动群众的作用。
针对暗访组指出的问题,水台镇党委书记曹文坦承,布冷村从2017年8月启动“三清三拆”工作,到省委农办督察组暗访时,只拆除了2间危旧房,“因为当时只做通了两户村民的思想工作”。
而布冷村党支部书记伍叶桂则表示,虚报进度是因为村委及扶贫单位对政策理解不够透彻。
鉴于布冷村的虚报行为及推进创建工作不到位、不落实的状况,广东省委农办向云浮市委、市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发出了整改函。
行动:镇干部“承包”自然村三天拆危旧房2000平方米
整改函发出之后,水台镇党委、镇政府紧急成立了布冷村新农村建设工作小组,实行“包村制”,由镇委书记、镇长等干部担任各自然村工作组组长,下设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指导、协调、督促及落实工作;同时积极发动各自然村的村民理事会成员参与。“为了配合村民的时间,我们经常晚上到村里开会。”曹文说。
针对整改函提及的“布冷村新农村创建规划不切实际、不贴近农村”的问题,各镇村工作小组深入走访,全面摸查村庄概貌,召开村民理事会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征求村民对村庄规划的意见和建议,由镇统一把村民意见汇总反馈到规划设计公司,重新绘制布冷村规划平面图。曹文表示,最新规划已上交,审批通过后即可动工建设。
水台镇镇村两级干部在分析总结前期工作的不足后,转换思路,仅用三天时间,拆除危房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截至2018年2月初,布冷行政村共计拆除危、旧、弃房153间,约5360平方米;清理村巷道及生产工具、建筑材料乱堆乱放约114吨;清理房前屋后和村巷道杂草杂物、积存垃圾约62.4吨;清理沟渠池塘溪河淤泥、漂浮物和障碍物约16吨。
困境:经费是最大难题自然村干部难发挥作用
经费困难是布冷村“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据悉,布冷村清拆任务的唯一资金支持是对口帮扶单位提供的12万元,每个自然村2万元,且只能用于机械支出。曹文对此十分头疼,布冷村留守者多为老人、妇女、儿童,清除杂草尚能动员他们投劳,但涉及危房拆除与泥土搬运,则有心无力。
曹文称,整改函发下来后,他意识到必须想方设法解决当前困难,甚至动起请农民工的念头。但是他算了一笔账,每位农民工薪酬约每天每平方300元,拆除一间危房约需3000元。钱从哪来?
此外,回收保护文物建筑材料也需要很多费用。工作小组的人员认为,这笔费用甚至远高于拆除费。如俗称“金包玉”的砖石,外面是青砖,里面是泥砖,若回收保护,需要请专人处理。
如何调动各自然村小组长的积极性也颇让工作小组头疼。“村小组长既无工资也无补贴,很难叫动他们参与清拆工作。特别是宣传动员时,村小组长均不愿意出面,担心影响以后的选举。”
|记者走访|
一访布冷村:村民参与清拆仍有不少问题
1月3日,南方农村报记者第一次走访布冷村,各自然村均在开展清拆工作。
在现岗自然村,一台挖掘机正在一处干涸的鱼塘进行填土工作。按照规划,这里将打造一个小文化广场。村巷中,七八名中年妇女担着杂草往外运,她们都是现岗村村民,负责村中垃圾、杂草清理任务。
在布冷自然村,一辆钩机在狭窄的泥砖房之间运作着,拆出来的泥砖块堆了一地。
在南村自然村,一户村民正在修补自家的危旧房,旁边一间危房已经拆除。他介绍说,这间房是他弟弟的,已经不能住人了,他做主同意拆除。
布冷村新农村建设工作小组的工作人员介绍,当前布冷村清拆工作不主张全拆,如果是可拆可不拆的旧房,村民愿意自行修缮即可保留。伍叶桂说,修缮后的旧房可用来存放农具、木柴,同时还保留了“乡土乡味”。
水台镇镇长陈远福打开微信工作群,翻出一张张村里开会及动工的照片告诉记者,“我们每次进村都要求拍照留存,及时在群里汇报工作进度。”
当天,记者在村中走访发现,布冷村清拆工作虽然有了新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部分自然村房前屋后乱堆乱放现象依旧突出,多为村民生活所需的木柴以及搭建的简易鸡棚;村巷以及卫生死角的杂草、垃圾未完全处理干净;池塘漂浮物与障碍物仍未清理;部分危旧房有待拆除,残垣断壁有待处理;自然村中做了拆除标记的旱厕尚未拆除;各自然村虽已设了垃圾池投放点,但垃圾并非每日清理,导致蚊虫滋生。
二访布冷村:清拆基本完成年后开始建设
2月6日,南方农村报记者再度来到布冷村。该村的清拆工作又有新进展:村口的池塘已被填平,村道已露雏形,但仍有几处标记着“拆”字的危旧房以及断壁残垣尚未拆除。
村民伍兴在自家门前种起青菜,菜地是邻居拆除危旧房后留下的宅基地。伍兴称,屋主考虑到宅基地丢荒会长草,欣然同意了他种菜的请求。
这也是布冷村的规划之一,在拆除的危旧房原址上进行绿化,统一管理。伍叶桂称,此举针对的是那些暂未有建新房打算的村民,待他们有了建房计划,再将宅基地归还。
伍叶桂表示,工作组已经抓紧进度,只是有些项目受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在短时间内进行——部分危房在村中深巷,挖掘机进不去,只能靠人工拆除和搬运,颇费时力;旱厕暂时无法拆除,因大部分村民仍在使用,在新厕所建好之前拆除会影响村民正常生活;时近年关,农村习惯养些鸡鸭鹅过年,门前屋后的鸡笼等物须年后才好整治。“农村基层工作复杂,我们必须要充分尊重村民意愿,不能强行动工,否则适得其反。”
据介绍,当前工作小组采取“边拆边建,边建边拆”的策略,因地制宜推进工作。目前布冷村清拆工作已基本完成,年后将进入建设提升阶段。
□文/图南方农村报见习记者李思敏南方农村报记者魏伯航统筹李丁丁苏晓璇周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