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蔗农看实效品质药肥销量4年增长60倍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8年04月03日版次:07

  目前,广西通过发展机械化降低甘蔗生产的人工成本。

  南方农村报记者 李金玺 盛倩玉 任亚航 林鹏

  “种植成本上涨是蔗农利润微薄甚至亏钱的根本原因。而人工成本是制约广西甘蔗产业发展的一大难题。”3月31日,“第三届中国(崇左)甘蔗高产栽培解决方案高峰论坛暨甘蔗水药肥一体化峰会”在广西崇左市举行,广西农业机械化管理局副局长江垣德在会议中指出,目前国内仍存在种植糖料蔗利润率低的现实,“近十年来,我国甘蔗人工成本增长率超过71.4%。在人工、农资、蔗种等多种成本因素当中,人工是其中的‘大头’,贯穿整个甘蔗生产过程。”行业专家、甘蔗产业链内知名农资企业、糖厂代表、蔗农代表等500余人参加了会议。
蔗价走高但蔗农微利
农事服务社会化是方向

  近年来,我国糖价、蔗价不断攀升。国家糖料专家指导组组长、中国甘蔗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云南甘蔗研究所所长张跃彬指出,目前世界各甘蔗主产国中,巴西甘蔗原料价格在170元/吨左右,泰国在大约195元/吨,而中国糖蔗原料收购价格却达到了440-500元/吨。然而,即使国内糖蔗收购价格高,但蔗农能获得的收益也不足50元/吨,甘蔗种植“成本高”、“效率低”问题仍十分突出。
  “通过发展机械化降低甘蔗生产的人工成本,是‘节本增效’的重要突破口。”崇左扶绥雷达现代农业合作联社理事长丁雷介绍,“人工收割需要160元/吨,而机械化收割成本只有90元/吨,以机械代替人力可节省人工300-400元/亩。”
  据了解,目前广西正大力发展从机耕、种植、中耕到采收的全程机械化甘蔗管理模式,在2017/2018榨季,广西产区拥有联合收割机319台,同比增长96%以上,而且收割效率显著提高,运输体系初步形成。数据显示,2017年经统计机收总量约15万吨,目前机收总量已达35万吨,实现成倍增长。
  目前,广西一些甘蔗种植大户或合作社虽然配置了收割、耕种大型设备等,但设备和农机手社会化程度低,导致利用率低,固定成本高。以机械化设备——切断式甘蔗收获机为例,每台收割机的销售价格可以高达235万元,若要购置甘蔗种植全套机械化设备,投入至少需达到千万元级别,一般农户难以做到,很多合作社利用率也不高。
  “农户向农机合作社租赁农机设备,并聘请专业机耕团队进行作业的方式使用农机,‘农事服务社会化’成为目前甘蔗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广西田园董事长李卫国认为,“甘蔗在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的同时配合社会化的服务模式,才能真正达到节本增效的目标,通过使用专业机械或工具,农机合作社为种植户提供专业化、高效率的农事服务,可以大幅度降低农业劳动投入的成本和管理难度。”
水肥药需求升级
市场走向“定制化”“专业化”

  华南农业大学新型肥料研究中心副教授邓兰生表示,目前许多农户缺乏相应的技术指导和认识,比如选用肥料不当;凭经验施肥、而非根据作物养分规律;存在烧根烧叶问题以及成本高等问题。迪斯科集团市场总监王智君指出,我国肥料利用率普遍在30%左右,而磷元素的利用率更低,要保证甘蔗的产量,又要减少肥料的使用,唯一的办法是提高肥料利用率。
  广西多得乐董事长江朝明同样认为,提升用肥水平和效率至关重要,“采用优良蔗种可以提升甘蔗产量,但效果有限;采用机械化生产可以大幅降低人力成本,但广西坡地为主的地形,机械采收仍待推广发展;通过提升用肥水平、科学用肥来提升甘蔗产量,是在短期之内见效最快的途径。”
  近年来,广西蔗区药肥使用率呈现稳定上涨趋势。“甘蔗产业节本增效,药肥企业理应分担责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广西冠粮董事长梁庆平认为,蔗农不赚钱,农药肥料也是卖不出去,只有推广更有效的产品,解决了蔗农和糖厂的问题,经销商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2013年至2017年,广西冠粮推广的“蔗玉”药肥销量增长了60倍;广西多得乐推出的“蔗王”、“蔗功夫”药肥,销售量以30%的增长率逐年稳步上涨。企业销售量的迅速攀升,也体现了种植户对于药肥产品的信任和选择。
  除此之外,“定制化”、“专业化”也成了农资企业的目标与追求。广西喜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定位于专业药肥研发及开放式营销平台,以代工为核心,提出“进入定制时代”的口号,为不同地区和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
  广西辉隆农业服务有限公司通过与世界农化巨头美国富美实战略合作,针对甘作物,推出细分类专用产品“根卫”—甘蔗螟虫、蓟马、蚜虫的有效敌手、“睿纳斯”—甘蔗螟虫的克星、“天王星”—甘蔗白蚁的克星。凭借着过硬的质量,产品颇受蔗农喜爱。
  目前,蔗田杂草抗性越来越强,愈发难防。山东科赛基农控股有限公司产品总监苏跃认为,蔗田通常多种杂草一并发生,单个产品在杂草防治上显得捉襟见肘,产品复配已成为未来甘蔗用药发展新方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