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柑橘种苗繁育基地落户佛冈县。
清远市柑橘种植面积分布。
南方农村报记者 史劲草
2015年以前,是属于广东沙糖橘的辉煌时期,清远市作为省内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产出的清远沙糖橘曾远销国内各大市场。黄龙病肆虐给清远柑橘产业带来了毁灭性打击,但近年来,清远市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土地流转;加大黄龙病防控力度,建立国家级柑橘种苗繁育基地,大力推进无病毒容器大苗培育和示范基地建设……随着部分新兴产区崛起,老区尝试复种,清远正计划逐步恢复和振兴柑橘这一富民产业。
高峰期达75万亩
2014年因黄化迅速衰落
柑橘是清远最大的水果产业,是最具代表性的农业产业之一,也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依靠,高峰期种植面积高达75万亩。
资料显示,2008年广东省沙糖橘种植总面积为130万亩,主要分布地区为肇庆市、云浮市、清远市。其中清远种植面积为47万亩,占全省的36%。
“我们当地大概在2006年从四会引种沙糖橘,2008年-2012年,是面积和产量的最高峰。”清远英德市资深农资经销商成才表示:“2011年-2014年是种植沙糖橘利润最高的一段时期,价格逐年稳步提高,如果成本按1元/斤计,利润可以达到1.5元/斤。”
伴随着高涨的种植效益,清远疯狂扩种,遍地沙糖橘的景象为人们称道。但从2014年之后,柑橘黄龙病开始大面积蔓延,不少果园的经营毁于一旦。去到曾经知名的沙糖橘致富县--佛冈,如今已难见到柑橘的踪迹。
老区改种复种
阳山连州新区兴起
据统计,目前清远市柑橘(含橙柚)种植面积为65.88万亩,产量65.88万吨,主要分布在清新区、英德市、连州市、阳山县等地,连山、连南等县也有少量种植。
对于老区的种植户来说,复种是很多果农的心愿,但也是一大风险。一部分人放弃种果,改种其他作物;一部分人勉力维持,继续和黄龙病抗争;还有一部分有技术、有资金的果农,选择到周边县市,甚至广西、湖南等外省(区)投资。
记者走访发现,在一些感染黄龙病的果园,有些树上挂着一袋液体,通过细细的管子注射进果树树干的底部,据说此法可以“治疗”黄龙病。英德市连江口镇创收合作社负责人邓秋凤告诉记者,这在当地很常见。“几百棵树的果园,一年‘打吊针’的成本也就几千块钱,很多人买来用。但是不知道产品成分具体是什么,也不清楚厂家,我们不相信,也不使用。”她说道。
“目前清远复种规模不大,受土地资源及资本限制,加上黄龙病区弃管果园多,复种条件不成熟,果农想种也种不了。而且现在流行打针‘医’树,更加制约了沙糖橘产业的重建。”成才说道。
柑橘黄龙病“吓”退了一些人,但挡不住新产区的兴起。近几年,广东沙糖橘行情趋于稳定,均价在3元/斤左右。在连州、阳山、连南等地,一些之前鲜少种植柑橘的乡镇,逐渐发展到上千亩甚至上万亩的规模。一边大面积扩种,一边和黄龙病作斗争,与几年前相比,他们拥有更加成熟的管理技术,对黄龙病的防控力度也更大。
无病苗难求
基地培育无病毒容器大苗
目前,由于部分个体苗木商贩由于缺乏认知,在销售果苗前未进行经营备案登记,也未取得植物检疫证书,给当地种植留下一定的安全隐患。大量不明出处的苗木,给黄龙病的蔓延埋下了隐患。近年来,随着黄龙病防控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不少种植户、合作社开始追求引种“无病苗”。
但面对巨大的需求缺口,目前广东乃至南方柑橘产区的无病苗供应量远远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要。据某育苗企业相关负责人透露,其公司基地未来三年内将出圃的柑橘无病苗,在2017年就被预订一空。
黄龙病到底有没有方法防治?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研究员钟广炎经过几年的试验,证明在黄龙病无法根治的情况下,使用防虫网室培育的两年生以上的无病容器大苗在黄龙病疫区种植,是延缓黄龙病发病、提高柑橘种植效益的相对较好的办法。
今年年初,国家柑橘种苗繁育基地正式落户佛冈。清远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清远市农业局已在佛冈县投入35万元建立了10亩的无毒无菌大苗培育基地,目前已完成20万株苗木培育的基础工作,近5万株的沙糖橘新大苗目前正陆续进入基地内进行培育。此外还依托佛冈县柑橘产业恢复发展专项项目,建设无病毒容器大苗培育基地300亩,无病毒容器大苗防虫大棚设施栽培基地100亩,柑橘无病毒容器大苗栽培示范基地100亩。
记者了解到,作为沙糖橘育苗基地项目所在地,佛冈县井冈村通过土地流转,整合水田面积1300多亩,引进产业化沙糖橘无毒无菌大苗培育项目,该项目首期计划建立400亩的无菌大苗基地,用于培育佛冈全县无毒无菌沙糖橘大苗,帮助全县逐步恢复沙糖橘产业发展。
据了解,无病容器大苗技术是指在防虫网室中用育苗容器培育、用无病繁殖材料嫁接、出圃时规格至少达到普通露地苗栽植后2-3年大小的无病苗。在定植后的第一年,一切管理措施要围绕促进生长和防控黄龙病来进行。包括每月追施速效肥直至9月,全年不做任何修剪,按月交替喷施有机磷和菊酯类农药,每两至三月于根际土壤淋施吡虫啉等内吸性杀虫剂等,结果后按常规技术管理。
据清远市农业局种植业科负责人透露,未来,清远柑橘生产将恢复发展至100万亩,品种以沙糖橘、优质柑、优质橙以及柚果等为主。而作为防控柑橘黄龙病的重要一环,苗木是受到重点关注的领域。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种苗基地仍处于建设当中,预计将于2018年下半年或2019年上半年投入使用。“与普通苗木相比,大苗的优势主要有两点:经过在苗圃内1-2年的培育,出圃、种下后的第二年柑橘就可以投产,减少了1-2年的种植成本。同时,大苗对各种病虫害的抵抗力较一般苗木更强,缩短了种植周期,降低了柑橘感染黄龙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