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12版: 文化室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食盐补碘来龙去脉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18年04月12日
版次:
12
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张万起介绍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河北省发现了克汀病病人。专家经过反复调查研究,同时参考国外的经验,认为是碘缺乏引起。随后,专家深入全国二十多个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除上海外,我国各省都有碘缺乏的情况,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出的评价标准,我国面临碘缺乏病风险的人口可能高达7亿多。”
“那时,我国大片内陆地区属于水土低碘地区,几亿居民膳食缺碘,特别是孕妇缺碘,导致克汀病高发,每年有几百万智力低下的婴儿出生。另一方面,在营养学家普及缺碘知识引起媒体关注后,社会上大批打着‘益智’旗号的碘保健品出现,居民和学校纷纷给孩子购买,一时造成了多起严重的碘中毒事件。”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介绍说。在这两方面的背景下,政府开始全面管理加碘问题。1994年,国家正式颁布《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食盐加碘政策被固定下来。
2011年,卫生部发布《食用盐碘含量》,规定食用盐中碘含量的平均水平下调至产品水平20毫克/千克~30毫克/千克,分为20毫克/千克、25毫克/千克、30毫克/千克三种。各地可结合本省人群碘营养水平供应一种、两种或三种碘含量的碘盐。
2016年5月,国务院又印发《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提出要有效拓宽碘盐供应渠道,确保合格碘盐覆盖率在90%以上,同时满足特定人群非碘盐消费需求。现在,居民在不少超市都能买到非碘盐。可以说,对选择何种碘盐、是否选择碘盐,各地区甚至个人都有了更多自主选择权。
□张文静
上一篇:
散佚国宝今何在
下一篇:
南海九江璜矶村
上一篇:
散佚国宝今何在
下一篇:
南海九江璜矶村
分享: